读书时候,最喜欢写“父爱如山、我有一个伟大的爸爸”的作文。小时候的记忆大部分都是:勤劳、踏实、会和我们玩爽、养大一家子的爸爸。而妈妈,并没有太多感念,因为她似乎只会做饭、洗衣服,甚至是很享福的家庭主妇阿。那时候很容易理解父亲的不易,因为他勤恳工作,支撑整个家庭、赚钱养家。
在经历了怀胎、成为妈妈之后,我才真正理解妈妈,理解“当你做妈了你就会知道当妈的不易”这句话。
怀胎十月里,心情不能大起大落、不能出远门、不能蹦不能跳,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下肚子里的胎儿,基本失去了自我。坐久了不舒服,走多了累,躺着也要转辗反侧。每每说到好想快点卸货时,有经验的妈妈们就会说:等你卸货了又恨不得塞回去,这才刚刚开始,将来数十年得绑着你……
当我觉得失去自由、抱怨身体负担的时候,忽然想起我的妈妈。她不单要承受,而且是将近十年都是这样的状态。
老一辈人因为生育观念的原因,她将整个青春、人生都奉献给了生育。
在整整二十多岁时期,几乎都在怀孕、在生孩子。她的信念可能就是想要生一个男孩子。这个信念来自社会的潜意识、来自家庭的压力、或者也来自她自己。
她初中没毕业,17岁做起小工,年纪到了就嫁为人妇,默默的承担起传宗接代的责任。一年又一年,怀胎的艰辛和分娩的痛苦,唯有自己能知道。
当生后发现又是一女胎时;当在月子里就要躲避生产大队(计划生育执行办)的破坏时;当眼前同时有好几个嗷嗷待哺不能自理的娃娃时,该是承受怎样的情感,或许她都不自知,也没有时间想过吧。
每每想到这些,就有一阵心酸和难过湿润眼睛。
这个时候,心里不在只有父亲,更多是对母亲的心疼和理解。
她情绪急躁、不会讲大道理、说着说着话的时候可能就会暴跳如雷;她不懂表达爱,她的爱可能就是骂你、还会打你;她更多空闲时间的时候还会嗜赌;她和爸吵翻的时候就闹回娘家。
她有如此多的缺点,但并不妨碍她成为我作为母亲的榜样:
外婆、奶奶有需要她总会记住;即使和邻居妇女有争吵也以礼待其孩子;纵使我远嫁千里之外也不忘给我打点家乡礼数;从未要求女儿为家庭做任何付出。相比很多家庭女儿要为家承担责任,作为长女,我一路轻装前行,没有任何牵绊,何尝不是父母的开明和恩赐。
她一生的工作就是给我们洗衣做饭,她最大的成就则是我们长大成人。我想,给她最好的回报,就是我们健康平安、生活的更好吧。
她如果与世界为敌,世界就是我的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