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学
浅谈文学语言中的美学

浅谈文学语言中的美学

作者: 吾墨衡梁 | 来源:发表于2017-09-15 21:58 被阅读0次

    浅谈文学语言中的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什么是美?简而言之,美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情感共鸣,并且产生美的事物能够得到认可的。谈到美学,我们可能自然地联想到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的确这些都是美学艺术的重要代表,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离我们最近的美——语言。

    我们一直认为文学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最主要的是表达一种情感,怎么会跟美学扯在一起。可是,一切美的感受的基础都是来自情感,情感是最能打动人的美学,没有情感的共鸣就没有美。

    语言是最精炼、最丰富的美学作品。它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用颜料、石头等物质去直接地表现现实,而是用语言文字去间接地表现现实。虽然它没有其它艺术形式的直观,但它是最丰富、最具有想象力的,它能引发人无限的遐想。短短几个字就能描绘出一副美妙画面,它能给人无限的空间去遐想,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乌邦托世界,而这种自由的感觉本身就是美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是表达情感的最好工具,它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最深刻、最厚重的,最能打动人的。

    【1】现代诗歌                     

    《黑夜的献礼》

    ——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升起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

    埋的很深

    草叉闪闪发亮

    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

    太寂静

    太丰收

    也太荒凉

    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眼睛。”黑夜、光明两个相对的意象,最终黑夜战胜了光明,蒙住了光明的眼睛。这句所描绘的画面并不强烈,但所表现的感受是厚重的。“黑夜从大地上升起”,大地是广阔巨大的,但是黑夜是巨大的,以至于它可以吞没整个大地。这种感受,将黑夜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是不可以战胜的。短短几个字却拥有很强的表达效果。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从黄昏飞入黑夜,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黑夜”对海子而言,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在海子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黑夜。

      鸟群是像黑雨滴一样的,是黑压压的一片,这种感受并不美好,容易让人联想到乌鸦,是一种不好的象征。“从黄昏飞入黑夜,黑夜一无所有”,从黄昏飞过,最后被黑夜所淹没、掩盖。黑夜看似一无所用,却又像是拥有一切,能掩盖一切,毁灭一切,是一股巨大的“黑”势力,能带来无限的毁灭性。

    这几句围绕“黑”展开叙述,通过作者的描绘,将这种黑表现的可触可感。这种“黑”的感受是用绘画所表现不出来的,作者通过这几句话,将“黑”这种抽象的东西,幻化成一种强烈的感受。文字确实展现了它的强大魅力,是其它艺术形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一代人》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门前》

    顾城的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诗歌中包含了大量的意象,善用意象去表达情感。但是又不同其他诗人语言的晦涩难懂,顾城使用明确、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心中的感受,作品往往有一种亲切感,使读者能够接受理解,虽然是简单的语言,但是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却很厚重。可能这就是顾城的高超之处,看着是表面简单,但暗藏玄机。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黑夜、眼睛、光明三个简单的意象,巧妙组合,带来的情感是深刻、直白的。

    黑夜是绝望的,还好有一双眼睛,用它去寻找光明。可是眼睛是黑色的,是看不见的,但我却依然用它去寻找光明。诗人内心对光明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明知自己已经看不到光明,却依然强烈渴望光明。它将一代人的心声表达的淋漓尽致,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读,这几句就像诗歌中所写的“就十分美好”,“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有一种很柔和的画面感,仿佛草和风都在享受自己此时的样子,一切都很安静,一切都很美妙。而此时“我们站着,不说话”,不去打扰它们,只是静静地看着,

    “就十分美好”。

        它描绘了一种恬静、安宁的画面,给人一种确实是很美好的感觉,给人一种憧憬,去向往这种生活。这种美的感受是很纯粹、真实的。

    【2】古代诗词

    1.      山居秋暝                            使至塞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中国古诗词所表达的往往主要是画面、情感这两方面,读王维的诗,往往有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受,而这首诗情感比画面可能更胜一筹,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夜空中一轮月亮,月光透过薄雾打在松林间,泉水从山间悄然流下,夜空一片寂静。洗完衣服的姑娘们欢声笑语的穿过竹林回家,渔船顺流而下,水中的莲叶跟着摇曳。

      读完这四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清新优美、自然灵动,具有很强烈的画面感。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这种画面是丰富的,不是简单单一,包含各种景物。并且它是流动的,可以看到多个画面,仿佛听到泉水流过石头的声音,少女的欢笑声,船桨划过河水的声音。

    不只是画面,还有声音,它像是一部电影,将故事娓娓道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仿佛看到将军手持钢刀,身穿铠甲,站在戈壁滩上,身后夕阳悄然落下。它所描绘的是一副壮阔的画面,表达的是一种悲凉的英雄主义情感。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短短几个意象就将一副边塞风光图表现的淋漓尽致,拥有极强的画面感。这种画面色彩鲜明,带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仿佛此时就站在黄沙海洋中,看着孤烟落日。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前一句是画面,大海、明月,后一句是情感,思亲。这句将画面与情感很巧妙的结合起来,既是一副中国古代画,夜色中宁静的大海上空是一轮明月,又是一首歌无声的曲,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转而“天涯共此时”,画面和情感相结合,短短几个字不仅描绘了一副画,又将情感融入到画面中。看着这些美好的事物,想到的是远方的人。美景动悲情。

    文学语言中的美学,像是一场春雨,春雨不眠,润物细无声。语言的情感是细致入微的,它能表现无限的空间,在这无限的空间,让人去构建自己的美学世界,这个美学世界不是单一、静止的,你看得到画面,听得到声音,摸得到水流……语言只要能表现足够丰富的情感,思想就能打造无限复杂的美学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文学语言中的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ve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