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课感自我感觉还可以,学生能够真正的吸收课堂知识,能够有新的增长点。今天就对近期的课进行一个小结,以期将经历过变成好的经验。
1.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应有轻重
课堂上弄清楚重点内容,有重难点知识。那么课堂就会变得很有序,也很充分,很灵活。在《不懂就要问》课文中,重点知识有两个:请同学们分享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并尝试着运用多种进行理解;概括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六要素进行概括,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当课堂上有了方法目标,上课也就有魂了。围绕目标安排学习内容,那么课堂是充实的,是有收获的。
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今天讲到古诗《赠刘景文》,一起学习了写作背景和第一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给了孩子们一个思考题“为什么苏轼要写这样一句话给刘景文?”
师:现在你们都是苏轼,我是刘景文,你写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什么?
生1,苏轼想告诉刘景文……用的是第三人称生
生2,刘景文,你要……(开始把自己带成苏轼了,开始与我对话了)
生3,刘景文,虽然……
我发现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很有代入感。学生把自己当作苏轼,可以更好地理解诗句所包含的情感。但是自己在引导时,没有让他们关注苏轼自身是很乐观积极的人,所以应该怎样来劝朋友。
反思:
1.课堂上除了记笔记,娃娃动手少,深入思考显得不够深入。语文课上应该也要用上学力单,充分发挥那一张纸的作用。
2.语言文字的美,自己感受到了,但传递给学生却少了。应该注意自己的课堂引导语,同时挖掘课本文字的美,并传递给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