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神奇,在关系之初吸引彼此那些特点,往往在日后成为让我们抓狂的部分。初见他温文尔雅、不疾不徐,过起日子却抱怨他毫无血性、温吞迟钝;初见她天真浪漫、活泼可人,结婚后却感叹她不切实际、不识大体。
初见他胆识过人、精力充沛,相处后却烦躁于他鲁莽冲动、一刻不停;初见她小鸟依人、体贴入微,生活后心烦她脆弱易伤、管东管西。哈!男人女人!回想你的感情经历,是否也是如此?
站在旁观者角度,我们清晰看到关系双方的盲点,可以简单明了地给出意见:哎呀,没那么严重啦,大家都不容易,每个人各退一步,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嘛!但如果你是当事人,却很难走出情绪。常听到的话: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气不过!还有比如:凭什么我要退一步,这件事情明明是他不对!
哈!何解?这需要对大脑爆发机制有个了解。除去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着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成长历程中发生的事情的独特诠释。小时候对于事情的解读让我们做了一些决定,这些决定进入自动驾驶模式。
在我们长大成人后,类似的事件会触发机关,进入情绪的漩涡,使我们不能理智、全面地看待当前遇到的事情。每个人的言行都只与自己有关,而不针对任何人。
明白这个运作方式,剩下的就是了解与理解自己,当我们做到这一步,会发现与此同时我们也更了解、理解他人。越深入内心,越了解他人与世界。我们会看到并感到彼此在自己心里。
#第七感 11.人际关系 幻灭的夫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