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岛主必赞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4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4

作者: 开阳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00:27 被阅读0次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4

宋代的路,最初是为了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成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15路。后来分为18路,23路,此外还有少数特别军事而设置的路,不领民事。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区域也大致相当。

路是介乎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并没有成为州的上一级行政机构。他只是中央为了便于在财富,兵正,及国家掌控的垄断经济等方面管理地方所设的机构,州级政府也不对路长官负责。

元代时也有路,但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当于州府。

中央官制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监管监察。

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统称为宰相。

西汉末年丞相改成大司徒,太尉改成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称三公,都是宰相。

到了东汉光武帝时,三公职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所谓台阁就是尚书机构,尚书台,后世称为尚书省。其最高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

后来逐渐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设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在唐高宗,武后和唐玄宗时,三省名称曾几度改变。尚书省称中台,文昌台。 中书省称西台,凤阁,紫薇。  门下省称东台,鸾台,黄门。  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此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事,号称两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政府首长是枢密使和副使。

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

明代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草拟诏谕,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

读书评论

这本书作为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日常常识,尤其是未来进行与古代事件相关的文学作品创作的时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内容相当精彩,值得认真学习。

相关文章

  • 古代文化常识4

    十、谦称敬称贱称 中国古代的称呼,奥妙太多,足够复杂,有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号、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

  • 语文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1

    从2015年开始,全国高考语文卷加入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题目共设4...

  •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历法 二.地理、政区 第三节 管制和科举 一.官制 从夏代到清代,中央官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

  • 古代文化常识(自己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自编) 一 、【古代典籍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 、...

  • 古代文化常识(自己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自编) 一 、【古代典籍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 、...

  • 2017.03.24

    #西西弗西安万象店开业#4•21 #世界读书日#4•23 #西西弗西安益田店开业#4•28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 古代文化常识2

    三、天文历法 【星宿】 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

  • 古代文化常识1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

  • 古代文化常识3

    五、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bj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