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3
端午节,五月初五日。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七夕,七月七日。
中元节,7月15日(正月15日为上元节,7月15日为中元节,10月15日为下元节)
中秋,8月15日。
重阳节,九月初九。应登高饮酒。
冬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腊日,以12月初八日为腊日。
除夕,今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就叫除夕。
第四章 地理
州
相传尧时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于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
东汉时有13个州,也就是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
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都是监察区,全国分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者是部。每州设刺史1人,巡查所属的郡国。
在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是行政区。宋朝,元朝,所谓的州则与唐代基本上一致。明清时改州为府。
郡
均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颖川,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40郡。 宋朝时废郡。
道
唐代时候,道为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
关内道是古时候的雍州,
河南道是古时候的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四州
河北道是古时候的幽州,冀州两州(一部分)
河东道,是古时候的冀州(一部分)
山南道,是古时候的荆州,梁州。
陇右道,是古时候的雍州,梁州。
淮南道,即古时的扬州。
剑南道,即古时候的梁州,剑阁以南。
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
开元年间,全国又分成15道。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一个都畿,分别管理长安和洛阳。
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