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岛主必赞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3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3

作者: 开阳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00:18 被阅读0次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3

端午节,五月初五日。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七夕,七月七日。

中元节,7月15日(正月15日为上元节,7月15日为中元节,10月15日为下元节)

中秋,8月15日。

重阳节,九月初九。应登高饮酒。

冬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腊日,以12月初八日为腊日。

除夕,今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就叫除夕。

第四章  地理

相传尧时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于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

东汉时有13个州,也就是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

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都是监察区,全国分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者是部。每州设刺史1人,巡查所属的郡国。

在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是行政区。宋朝,元朝,所谓的州则与唐代基本上一致。明清时改州为府。

均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颖川,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40郡。 宋朝时废郡。

唐代时候,道为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

关内道是古时候的雍州,

河南道是古时候的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四州

河北道是古时候的幽州,冀州两州(一部分)

河东道,是古时候的冀州(一部分)

山南道,是古时候的荆州,梁州。

陇右道,是古时候的雍州,梁州。

淮南道,即古时的扬州。

剑南道,即古时候的梁州,剑阁以南。

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

开元年间,全国又分成15道。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一个都畿,分别管理长安和洛阳。

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相关文章

  • 古代文化常识3

    五、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

  •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历法 二.地理、政区 第三节 管制和科举 一.官制 从夏代到清代,中央官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

  • 古代文化常识(自己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自编) 一 、【古代典籍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 、...

  • 古代文化常识(自己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自编) 一 、【古代典籍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 、...

  • 文化常识笔记(3)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点:①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说明我们无法...

  •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 古代文化常识2

    三、天文历法 【星宿】 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

  • 古代文化常识1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

  • 古代文化常识4

    十、谦称敬称贱称 中国古代的称呼,奥妙太多,足够复杂,有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号、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

  • 古代文化常识2

    要得到这三分,其实并不容易。 古代文化常识重在积累,这就表明他很难一下子全部把它背熟。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bj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