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
回家,一生之旅

回家,一生之旅

作者: Childs5121 | 来源:发表于2019-11-24 20:11 被阅读0次

    公众号:childs5121

    文/ Childs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别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犹如一次外出流浪,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回家路”。有感于此,更因卢云的文字带给我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安慰,2016年写下了这篇文章。

    伦勃朗画作:浪子回头

    01

    回家,是一生之久的旅程。

    2016年盛夏,那颗流浪的心寻找回家之路更甚艰巨......

    书架上那本挚爱的《浪子回头——一个归家的故事》(【荷】卢云 Henri J.M.Nouwen,1932-1996)再次跳入眼帘,封面上那幅画作再次勾起沉思。

    1668年同样身为荷兰人的画家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以《圣经》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比喻”作为素材,将故事中老父亲、大儿子和小儿子的形象以及心理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伦勃朗,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沉迷色情又常陷经济纠纷之中,待他经过人生各种风浪(两任妻子先后离世,疼爱的儿子夭折,破产等)之后,62岁的他创作了这幅《浪子回头》,这幅画道出了画家一生的历程。直到晚年,长年流浪在外的他才想起家中的老父亲,才想起,他要回家。

    在这幅画中,双膝跪地,将脸深深埋在父亲温暖又慈仁怀抱中的小儿子,一身破旧不堪,没有外袍,只一袭内衣遮蔽他瘦弱衰残疲惫的身体,脚上的水泡道出旅程的漫长和窘困,左脚凉鞋滑落,右脚一半为破凉鞋遮住,更显经历中所遭受的艰难苦情。

    02

    这是一个失去一切的人......

    但回头翻看《圣经》不难发现,故事一开头就交代这位小儿子从父亲那里分得家业,他本是一位富足、尊贵的人,他是老父亲的小儿子,是他所疼爱且珍贵的。

    但为满足自己的“诗和远方”他如今一无所有,不仅穷苦,还丢掉了尊荣与高贵的身份,唯独腰间所佩戴的短剑仍可预示着他曾经的身份并未完全失丧——仍然记得自己是老父亲的儿子,圣经说:“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路加福音15:17-18)“这就是一位曾经离经叛道又失去一切之人的归家故事。

    03

    回家,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

    2015年春晚,刘德华一曲《回家的路》唱出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声。

    “回家的路数一数多少个寒暑

    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 多少的笑 多少的哭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

    数一数日子有哪些胜负 又有哪些满足

    回家吧幸福

    幸福能抱一抱父母

    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

    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

    回家吧孤独

    独孤还等着安抚

    脱下那一层一层的戏服

    吹开心中的雾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快乐的次数

    数一数一天脾气的起伏 什么是贫 什么是富

    回家的路数一数岁月流走的速度

    数一数一生患难谁共处 一切慢慢清楚

    回家的路拍一拍肩上的尘土

    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 回家真的幸福”

    图片来源网络

    04

    我们都在回家的路上

    哪里是你的家?一间屋子可以是你的家,不管它装修布置如何,只要它能容下你的身体和情感;可以是一个人的,或你父母的,可以是和你妻子、丈夫孩子共同拥有的;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美味佳肴,都可以称为你的家。

    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家仍然无法完全满足我们,因为知道: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会过去。房子会倒塌,你所爱的人,无论父母、妻子、丈夫还是孩子终有一天也会离开,那你的家还会在吗?

    如果,我们一生只追求地上的物质,有一天会发现,我们永远回不了家,我们的一生都会在外流浪。也许目前所拥有的财物会让我们舒适、安心甚至也会暂时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但是,只要我们越走越远,会发现我们的那个家会逐渐消逝。

    一位103岁的长者,每天睡觉前的祈祷便是”晚上睡着了明天就不要再醒来了“,她所热切渴望的是回到那个永恒的家乡,因为她深刻体会“世间不是阮家”。

    你渴慕回家吗?哪里才是你的家?为自己的身体找到一所建筑物容易,可要给自己的心安一个家,在那里有完全的接纳和拥抱,有确据的安全感,谈何容易?

    比喻中,浪子的家就是父亲所在之地,因为父亲无条件的接纳、包容和赦免,成了他风雨兼程的毅力和坚定。从伦勃朗的画作中看到这位老父亲眼睛微盲,神情里安静中透露出喜悦,他伸开了宽厚的双手,将小儿子怀抱胸前。

    仔细看这双手,卢云解读说这是只包含了母性与父性的手——左手用力张开,强壮而阳刚,轻轻放在小儿子的背部和肩头;右手则是细致柔软又温文,手指并拢在一起,优雅且轻柔地放在小儿子肩头上。以此呈现出了父爱的坚定和母爱的温柔,这就是画家伦勃朗所表达的父亲形象,亦即上帝的形象。

    在这形象里,小儿子被无条件接纳、宽容和爱,他曾经的离经叛道、忤逆不顺都在这双手中一笔勾销。

    比喻故事记载说:“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劲项,连连与他亲嘴。”(路加福音15:20)面对失丧许久的小儿子,看见他回家,没有任何的责怪、质问,连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只有拥抱、亲吻——完全的接纳。然而小儿子的一段话却戳中了无数流浪者的心窝:”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在经历诸多失败,认清自我之后,无限的愧疚、懊恼、悔恨缠着小儿子的心灵,让他无法释怀,尽管他明白父亲会原谅并且宽恕,但他又有何颜面接受这份爱?

    05

    回家的旅途艰辛困苦

    表面上我们都渴望回家,但实质上我们更向往流浪的自由;尽管寻找回家之路的我们都很清楚,唯有“家中的老父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完全的接纳和给予的,但我们对回家的抗拒是根深蒂固的,只有等到在外面身心俱疲,才会想起家中的父母亲,想起家中宽厚怀抱和温暖灯光。

    那份抗拒的流浪又岂是一次回家便可高枕无忧?那颗不安分的心总在一次次的流浪和归回之中徘徊、回旋,直到有一天,一败涂地,完全降服,老父亲仍在原地等候,这也成了那颗心的盼望、光亮和安慰。

    伦勃朗画完父亲的手之后没多久便安然躺卧“父亲”怀抱,这次,他终于真的”回家“了。

    家,那个永不改变的地方;回家,永不褪色的“作品”,不管走多远,走到哪里,它永远都在原地等待。家里,有丰盛的晚餐,有华美的衣服,有温暖的灯光,还有老父亲殷切的爱意(参路加福音15:22-23),都在欢迎着我。

    在家里,我被无条件接纳和包容,不会有人说我恣意浪费钱财,不会有人说我放荡不羁,不会有人指责我是罪人,不配承受如此之待遇;更不会以唾弃之眼神责令悔改。在家里,我全然放下自己,卸下虚伪,投向爱的温暖怀抱,全然信靠,得享安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家,一生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cr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