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命能算准吗?能!《了凡四训》的第一个章节就给出了全部的答案。
《了凡四训》开篇这样写道:“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此老者即孔先生,袁了凡在14岁那年遇见孔先生,被占卜算卦,弃医从官。此后的21年,所经历的全部考试所得名次,都不出孔先生之料。就连从官期间领到的廪米,也从七十余石最终阴差阳错被补贡到九十一石五斗,分毫不差,完全没逃出孔先生算出的命数。袁了凡因此对孔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认定“命数已定”、“听命便是”。
为什么袁了凡的命会被算得如此之精准,这里隐藏着一个心理学的秘密——罗森塔尔效应,它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行为的期望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现象 。
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与伊迪丝·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正式提出。他们在实验中从班级里随机挑选部分学生,告诉教师这些学生拥有过人的智力水平,极具发展潜能,但要对其他人保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被随机选中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大,且变得十分自信积极。老师们一度认为,罗森塔尔是预言家,其实,他们是心理学家,只是运用了心理学的“自证预言”罢了。总结来说,罗森塔尔在教师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效应,由权威所给出的绝对信息影响着教师对学生形成的期望,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向符合该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自证预言。
什么叫做自证预言?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心理暗示,这个心理暗示又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人暗示,另一方面是自我暗示。
他人暗示也叫权威暗示,罗森塔尔去这所学校,对于校长、老师和孩子们来讲,就是绝对权威。孔先生对于了凡先生来讲,也是绝对权威。孔先生深得邵雍先生的《皇极经世书》真传,仙风道骨,又逐一算准验证,必定深信不疑。
那自我暗示呢?当孩子们被权威认定是智商最高、最有天赋的孩子时,这给予了孩子们极大的积极心理暗示,而老师及所有周围环境给予的信息也全是积极的,孩子们内心便会笃定地认为——我就是智商最高、最有天赋的孩子。由此,自然会朝这个方向一步步靠近,最终变得自信积极、成绩优异。了凡命运也是如此。年少的了凡,在11岁那年,受表哥考取进士的影响,一心想成为像表哥一样受人尊敬、被交口夸赞之人。虽听从母命,弃文从医,但内心终有不甘。就在这时,遇见孔先生,孔先生算准了过去种种,且笃定地说,他就是个当官的料,就该去读书,这正是袁了凡心心念念的,此后的求学考官必定是珍惜、努力且自信的。
越努力,结果越匹配;结果越匹配,越深信不疑。命运就是如此,被一语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