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冯道《仕经》卷1修身篇诗解官不公民不平乱始生修身为要立德为先官德

冯道《仕经》卷1修身篇诗解官不公民不平乱始生修身为要立德为先官德

作者: 琴诗书画 | 来源:发表于2024-02-26 17:57 被阅读0次

冯道《仕经》卷1修身诗解官不公民不平乱始生修身为要立德为先官德忠谠清廉慎勤立天下德功在其中委曲求全

题文诗:上古无官,当时民衣,褐而穴居,食则同食,

寝则同寝,无己之私.三代以下,丰饶日渐,

仓有余廪,厩有余畜,民始有私.乃举贤人,

设百官导,之以礼仪,威以刑法.官者管也;

权者衡也;所以设赏,罚明诉讼,断是非辨,

好恶检奸,邪消佚乱.管之束之,导之化之,

衡之以求,也.官不公而,民不平民,

不平则乱,始生故曰:平则不倾.此系天下,

治乱社,稷之安危,为宦者不,可不察也.

官者以,修身为要,故立德,为先立功,

次之何也?盖修身以,立德此为,体也立功,

用也.有体用自,在其中矣.不修身立,

德而建不,世之功者,未之闻也.故子曰吾,

日休吾身,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修身德方,不殆而其,功自立焉.官之德曰:

忠谠清廉,曰慎曰勤.忠而侍君,谠而求直,

此为本也.忠谠之下,乃可,清廉慎勤,

而求功故,曰欲立功,必以德先.然立己德,

不若立,天下之德,修己之身,不若修,

百姓之身.立己之德,仅一人而;立天下德,

众生降服,天下治矣.无德求功,徒好名者,

或难成事,或为不世,奸雄此不,可不明之.然立德果,必立功乎?曰不然也.为官求仕,

修身之下,自有道术,在焉官者,诈术犹言,

兵者诡道.夫人心自,有忠奸事,理有曲直,

周公公而,见谤屈原,自忠被逐,比干剖心,

箕子装疯.此皆有德,忠谠之士,苟无道术,

难求自身,之全矧求,功之立乎?况事成功,

立不可不,以曲求直,以反求正.为政也难.

余每历前,朝之得失,未尝不扼,腕太息也.

国之祸乱,民之危厄,皆政咎未,可归于数.

《仕经》是一本古代官员关于为官之心得,封建官场中“进则建功立业、退则保全自身”的权谋典籍。作者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仕经》又叫《仕赢学》、《仕道》,对掌握官场策略和技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仕经(做官学)》: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战乱和改朝换代这样大的社会动荡外,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波谲云诡、变动迭出的就要数官场了。做官的人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即所谓建功立业,拜将入相,另一方面更要尽量保全自身,以固荣宠,其中自有诸多的学问和策略。冯道《仕经》卷1修身修身第一【原文】夫上古无官,当时是也,民衣褐而穴居,食则同食,寝则同寝,无以己之私。而三代以下,丰饶日渐,仓有余廪,厩有余畜,民始有私。乃举贤人,设百官,导之以礼仪,威之以刑法。【译文】上古的时候没有官职,在那个时候,百姓穿葛制的衣服,住在洞穴,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没有私人财产。三代以后就变富了,仓库里有多余的粮食,圈里有多余的牲口,人们开始有了私有财产,于是有人推举贤能之人设立各种官职,用礼仪教育他们,用刑法威吓他们。

【原文】官者,管也。权者,衡也。所以设赏罚,明诉讼,断是非,辨好恶,检奸邪,消佚乱。管之,束之,导之,化之,衡之,以求其平。盖官不公而民不平,民不平则乱始生。故曰:平则不倾。此系于天下之治乱,社稷之安危,为宦者不可不察也。

【译文】 官,就是管。权,就是秤。是用来设定奖惩赏罚,接受诉讼,评判对错,分辨善恶,约束奸邪,消除淫乱的。管理、约束、引导、教化、评定,来达到公平。所以,但凡根源有不公平的地方,民心也就会生出不平,民心不平动乱也就随之出现了。因此说,民心如秤,稍有不平就会倾斜。这是关系天下乱与治,社稷安与危的大事,做官的人不可以不认真审查并严肃对待啊。【原文】官者,以修身为要,故立德为先,而立功次之。何也?盖修身以立德,此为体也。立功者,用也。有体,用自在其中矣。不修身立德而建不世之功者,未之闻也。故子曰:吾日休吾身,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修身德方不殆,而功自立焉。【译文】做官的人,当以强化自己的德行修养为首要,应该是先立德然后再立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通过自己的修养来确定德行,这是体。而建立功勋是用。有了体,用也自然就包括在里面。不通过加强自身修养确立德行而建立大功的人我没有见到过。所以孔夫子说,我每天都在加强自身的修养。易经说,君子每天都在勤奋努力,到了晚上,还在反省自己有哪些不对。修身养性,德行才会不断提高,而功业自然而然也就建成了。【原文】官之德,曰忠,曰谠,曰清,曰廉,曰慎,曰勤。忠而侍君,谠而求直,此为本也。忠谠之下,乃可以曰清、廉、慎、勤而求功。故曰,欲立功,必以德先。然立己德,不若立天下之德,修己之身,不若修百姓之身。立己之德,仅一人而,立天下之德,众生降服,治矣。无德而求功,徒好名者,或难成其事,或为不世之奸雄。此不可不明之。

【译文】为官的德行在于忠诚、直言、清正、廉洁、慎重、勤勉。忠诚以服侍君主,直言在于正直,在忠诚和直言之下才能做到清正、廉洁、慎重、勤勉。所以说,要立功先要树立德行。然而个人德行的确立不如天下人德行的确立,只加强个人的修养不如加强全民的修养。个人德行确立的只是一个人的事,而天下人的德行确定了,所有人就都会遵从,也就实现大治了。没立德而先去建功立业,不过是图好名而已,有的成不了气候,有的成了也是大奸大雄,这一点不能不明白呀。【原文】然立德者,果必立功乎?曰不然。为官求仕,修身之下,自有道术在焉。官者,诈术也,犹言兵者诡道也。夫人心自有忠奸,事理有曲直,周公公而见谤,屈原自忠而被逐,比干剖心,箕子装疯。此皆有德而忠谠之士,苟无道术,难以求自身之全,矧求功之立乎?况事之成,功之立,不可不以曲求直,以反求正。呜呼,为政之也难也。余每历前朝之得失,未尝不扼腕太息。国之祸乱,民之危厄,皆政之咎也,未可归之于数。

【译文】然而德行确立了,就一定会建功立业吗?答,不是这样的。做官为仕的,除了修身养性外,还有一定的路数和方法在其中呢。做官之道,就是营谋巧取变通之术啊,就像用兵一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营谋、变通、尽一切办法而巧取。人心皆有私,有私心就有真假、忠奸;事理有明暗、屈直。周公公而忘私却还会受中伤。屈原忠心报国,却被流放贬逐。比干被剖心,箕子秀装疯。以上这些都是有德行的忠臣,然而却不精通于营谋和变通的方法,连自身的性命都难保全,何以谋求建功立业?此外,完成事业建功立业,不能不以屈求直,从反方向来得到正确的结果。哎,为政多难呀。我每每历数前朝的得失,未尝不扼腕太息。国家的祸乱,百姓的厄运呀,都是出于政事的过时,不能归结为天数。【提要】善为者能,善不为者智。伐欲者成,善舍者得。为仕讲究忠直,更要讲究策略。为仕之道,立德在先,立功在后。民心如秤,不平则倾。心静则平,平则智,智则不乱,不乱则不衰。平庸者无誉无毁,优异者怨谤加身。“舍”便是得,养廉便是护身。

相关文章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立德修身。对于选人、用人,提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于个人、家庭、国家来说,“德不...

  • 士可杀不可辱

    这两天河南省的某巿市委书记掌掴秘书长。一掌打碎官德! 官有百行,以修身为先,立德为首。不要因为身居要职而目空一切,...

  • 诗礼传家——论语贯通168

    大夫之道,要守礼不逾越,以修身修德为本,用诗与礼的精神来安身立命,谦道自处。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

  • 修身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先。 修身大意为: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而现在又有几人修身呢?大概都是嚷嚷着...

  • 道者无敌

    德经是用,道是本体,德是道的应用,前37篇是道经,后44章是德经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

  •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经: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 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本体|书法家杨凡采风路上

    《道德经·第十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说:“道”...

  • 所谓“修”有很多说法,佛家说“修”即是修身,修心,修行,修福,修德!经常打坐即是修身,凡事看开,不钻牛角尖即是修心...

  • 《文心雕龙》卷17诸子诗解1入道见志立德立言圣贤并世经子异流

    《文心雕龙》卷17诸子诗解1入道见志立德立言圣贤并世经子异流 题文诗: 诸子书者,入道见志.太上立德,其次立言. ...

  • 慎独

    修身两条道,慎独和择友。 一一《微言》 林格讲解: 儒家向来重视修身,修身为九经之首。修身两条道一一慎独和交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道《仕经》卷1修身篇诗解官不公民不平乱始生修身为要立德为先官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g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