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记趣(4篇)

文言记趣(4篇)

作者: 二班班 | 来源:发表于2023-03-01 18:24 被阅读0次

刺球

携孙晚归,且行且聊,至三春公园,左转小憩。寻向所凭,长凳宛在。然有五七小球集其表。其色褐,体与鸽卵仿佛,然周身皆芒,呈不可侵犯之态,若刺猬然。孙慎拾其一,咨余,余亦不知其为何物。俯视脚下,累累然;仰视树端,寥寥然。孙忽曰:“此果若落牛顿头上,将何如?”余无言以对。百度一下,知此果为“枫树果”,惭愧惭愧,老夫有眼不识“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枫树焉。#文言记趣#

我拍照的 网上搜到的

父解

余侄洪峰,念余之劳,再发曾仕强演讲视频片段及余。乃以字形解说“父”字,意在证明为父者可自解,然不可妄念解子之厄矣。余求证百度百科见:“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本义即父亲。”与曾说大相径庭。余未见完整语境,不知该视频是否为断章取义。然以说文解字为术,迎合大众之心,从而获取流量,若为专家密码,可乎?据传“仓颉造字鬼夜哭”,如此解字成风,则鬼夜笑而仓颉夜哭矣。

置罩

老伴归,如得元宝,出方包一,乃口罩三十。余怪之:“疫情已过,何必出此重手?”伴曰:“君不见其单独包装乎?存取方便。君不见其带宽而扁乎?佩戴不伤耳也。”余念,此亦疫情后遗症也,高峰时,口罩断买,靠儿媳省出单位所发救济,方得无缺。如今,药店口罩满盈质优价廉,闲置忙用,亦无不可。但愿今后永不复用,成百年后之文物耳。

口罩

乘公交,觉播音益短,审谛之,不闻“请乘客戴好口罩”之言矣。余犹记七日前曾出不知此言何时消去之感叹,不料立竿见影。惊异莫名。然顾车内乘客并司乘人员,无一不罩矣。又经几站,见一女士登车,口鼻俱见,司乘俱无语,落座少顷,亦取罩于腕,从容掩口鼻。因思之,口罩之用几何?若无用,泱泱人口大国,疫情几起几落,旷日持久,而殁于疫者鲜,非其功与?若有用,岁末初放,旬日之间,十染八九,盖未罩者乎?

相关文章

  • 文言记趣

    1.孙诵 余孙十岁,过目成诵。余问:“汝知岳飞《满江红》乎?”孙曰:“未知。”问:“想知否?”曰:“想。”于是,余...

  • 文言记趣(4篇)

    绑腿 故乡风俗,正月里逢七吃面,曰“绑腿”,盖初七为人日——女娲造人之日也,吃面寓以长条绑住孩童之腿,使生...

  • 文言记趣(4篇)

    春桔 节气已过雨水,小区仍留秋意。秋何在?在树头柑桔耳。入秋,桔树梢头初见浅黄,秋渐深而色渐浓,秋末至金黄。然无人...

  • 文言记趣(4篇)

    头侃 二月二,龙抬头。岁月如梭,是节,故乡难忘之旧俗,皆关乎头。一曰剃龙头,因有“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惧恶娘亲,...

  • 沈复《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记闺房之乐、诗酒之欢、游玩之趣,也记生活之坎坷、人生之无常、世事之难料。阅读时,文言文略感艰涩,仍掩...

  • 稚童趣语

    序:某日,闲极无聊,忽忆起前日外孙趣语,遂以文言以记之。 小酒者,吾外孙也。年四岁,甚喜读书。或寝,...

  • 诤友

    诤友 有暇,试以文言记趣,颇自得。转之以微信,读者未半曩之白文,应者寥寥。忽见博友梧桐留言:“白哉,某处。”初...

  • 数星星的孩子

    记得初中学过一篇文言文,沈复的《闲情记趣》,文章开头写到: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 (344)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紧扣语文素养,“激趣”文言文教学 安红涛 概 要: 文言文教学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课堂只有充满趣味才能引...

  • 2018-05-29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文言文该怎么教?余映潮老师说文言文教学要:实、活、细、雅、趣、美丰、新。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该怎么教》中说文言文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记趣(4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kd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