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公文用典83|大势篇:文化维度(7)

公文用典83|大势篇:文化维度(7)

作者: 四维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22:14 被阅读0次
    公文用典的“大势篇”:顺应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大势,切入宏观场景,以典说“势”,体现典故经世致用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样五个维度。

    13.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范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凡学问中人,对于自己的思想观点见诸文字、晓之世人,一向是十分看重的。(选自2006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学术“注水”的忧思》)

    【典故出处】

    语出唐朝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 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

    【典故解读】

    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深远,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偶题》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传承发展以及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见解。

    诗歌开篇就写出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一饱含哲理的名句,表达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地位和作用的独特理解: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清楚;历代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地位,他们又怎么会空有虚名呢?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诗句,常用来表达文章创作一直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创作者唯有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才能让文章传之后世,自己也能立身扬名。

    【范文赏析】

    人民日报这篇署名文章针对当前学术“注水”现象,提出这是一种亟须消除的学术“公害”,倡导和弘扬优良学风与文风。文章的开篇首句就引用“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句,强调文章是要见诸文字、晓之世人,自古以来凡是学者都十分看重文章的思想观点,当前学术“注水”现象不能不让人忧思。

    14.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

    【范文】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善于从经典著作中汲取力量,向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经典作品有原理体现、有思想浓缩、有实践指南,品读经典,是我们获得精神给养、激发奋斗自觉的重要途径。(选自2015年7月9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重温经典锻造更坚强的党性》)

    【典故出处】

    语出三国时期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视听》,“故为政之道,务於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关键在于多听。

    【典故解读】

    《便宜十六策》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所著的一部兵法,这部兵法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治军的原则,其中《视听篇》主要论述了当政者在治理国家中,应当重视了解下情,善于倾听来自下属和百姓的意见。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这段话提出为政之道在于多听,唯有如此,君主才能够倾听、辨察和采纳群臣甚至普通百姓的意见,这样一来,天下万物都会成为君主的眼睛,世间众多声音都会成为君主的耳朵,如此,君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为政之道,务于多闻”这句典故,可以用来强调领导干部多听多闻、广泛获取信息对于提高工作决策的重要性,要求领导干部多多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广开言路,广泛了解各种情况和信息,实现科学治理和科学决策。

    【范文赏析】

    人民日报这篇评论员文章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文中引用典故“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就是从“多闻”的角度,来强调多读书对于领导干部提升从政能力的重要意义,从经典著作中获得精神给养、激发奋斗自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文用典83|大势篇:文化维度(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ko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