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婚姻育儿
孩子为什么不愿学习?

孩子为什么不愿学习?

作者: 普氏木木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2:55 被阅读42次

    痛定思痛,今天要掰开了揉碎了,来剖析一下昨天的问题。

    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心理成因,主要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看。

    从外部来看,主是环境,比如说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如果环境不好,那么对孩子学习的意愿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很容易理解,就不说了。

    从内部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心理成因:

    (1)目标感缺失

    我们一直说要有清晰的目标,目标的原则是SMART,即在制定目标时,不是漫无边际想列就列,而是要有一个“靠谱”的目标,这个目标要符合5个原则,即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具体的、清晰的、中等难度的(富有挑战性但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杭州九溪有一座山,叫做五云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在石板上雕刻了云朵图案作为标志。在爬山的时候,小朋友会去数到底已经找到了几朵云。这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够得着的目标。有的说爬到第二朵云处,有的说爬到第四朵云处,有了清晰的目标,孩子们往往能达成他们自己定的目标。如果说没有这五朵云的标记,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眼看着山顶却一直看不到,也许还会半途折返。所以,有了清晰的目标,有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和学习意愿的提升。

    杭州五云山

    (2)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缺乏成功的体验。比如我们去泰国旅游时,会发现一个现象:拴住大象的竟然是一根小小的棍子,插立在泥地上,大象却不逃跑。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大象从出生起就被训练,它的力气还很小的时候,用那一根棍儿插在地上,它就挣脱不了。那时候力气小,能力不够,从来没有成功挣脱过,于是产生了习得性无助,那根棍儿限制了它的想象。随着它的长大,其实能力已经够了,但是它的脑子里依然一直盘绕着小时候的那个场景,它觉得它是永远也没有办法挣脱那根小棍的,所以,即便已经长成了庞然大物,依然摆脱不了那根小棍儿。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特别是一进入高中,发现身边的同学能力很强,接受课堂知识很快,而自己因为多种原因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快节奏,于是就觉得自己不行。如果长期缺乏成功感,就会认为学习这件事情很困难,从能力上面先否定自己,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意愿。

    (3)归因偏差

    当我们探究孩子不愿学习的原因时,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有说自己很笨,能力不行的;有说某次考试难度太大的;甚至有说自己运气不好的,偏巧感冒了,偏巧落枕了,偏巧拉肚子了,偏巧考试时周围噪声很大的;很少但也有人认为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的。

    这是四种典型的归因,总结起来就是四种,即能力、努力、难度、运气。这四种归因,如果用三个维度来考量,可以分为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稳定/不稳定。它们的对应关系为:

    表:4种典型归因模式

    由上表可见,能力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努力是内部/可控/不稳定因素,至于难度和运气,那就都是外部/不可控/不稳定因素。在这四个归因中,只有一个努力是可控的,所以当孩子把不愿学习的原因归为能力、难度或运气时,我们要引起重视,要调整他的归因方向,往努力归因上靠。

    当然,在孩子教育的效果上,言传轻于身教,身教轻于境教。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同样存在自我服务偏差(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出了孩子不愿学习的问题,作为家长,更要好好反思:自己是否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榜样的作用,是否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创造了愿意学习的环境。

    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愿家中再无“不谈成绩母慈子孝,一谈成绩鸡飞狗跳”的情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为什么不愿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m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