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腾讯QQ日志——
达尔文主义Darwin
请注意: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知识传播的越远,越有价值……”
先看一个貌似不相关的问题。
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真实环境当中,一个运动的物体必然会受到两种力:一个是动力,一个是阻力。如果动力大于阻力,物体就会加速运动;如果阻力大于动力,物体就会减速运动。所有物体都如此。
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所有人都是物体,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行进,也必然会受到动力和阻力两种力。根据前面的原理,如果动力大于阻力,孩子就会加速前进,如果力量足够大,孩子就能飞起来。这个原理和飞机起飞,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如果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遭受的主阻力大于动力,孩子必然就会减速,甚至停滞不前。
看清这个本之后,我们再顺藤摸瓜,再反向深入思考一下:孩子人生路上的动力和阻力又来自于哪里呢?从大的方面讲,力的来源不外乎就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内部,一个是来自外部。这两种力始终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只是在不同时期,两者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在孩子年幼时期,外部的力量影响占主导,内部力量次之;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则内部力量占主导,外部力量次之。
好了,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学习?说到底就是——动力不足,阻力太大。
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外部力量,主要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善于培养孩子,那就是在给孩子增加动力,反之,不仅没有给孩子增加动力,反而是在给孩子增加阻力。理论上讲,所有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更好更快的成长,但,为什么有些父母不仅没有增加孩子前进的动力,反而还增加了孩子成长的阻力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本身能量不足,还需要充电,需要学习和成长。一个能量充足的家长,必定能够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给予孩子成长和前行的动力,让孩子轻松快乐的行走在人生路上。
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必须自己先做到,用斗志去激发斗志,用气概去培养气概,用道德去感化道德,用对伟大的追求去引导孩子走向伟大。这样最终才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愿望。
客官,点个赞呗!其实,路上本没有赞,点的多了,也就成了赞……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