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26章

作者: 馨韵珍Jany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21:57 被阅读0次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持重是轻浮的控制,虚静是躁动的主宰。所以君子一举一动如同旅行之人,时刻不远离载重的车辆,纵然身处繁华,依然能超然对待。为什么万乘大国的主人却去追求荣华富贵而轻举妄动呢?轻浮会丧失控制力,浮躁则会丧失主宰。

解析

重为轻根:重指稳重持重。根指领导什么、决定什么或者战胜什么。这句话指做事情很认真,很负责任,不急躁不冒进,遇到挫折了也不放弃。如果成功了,也不骄傲,也不张狂,得意忘形。稳一些,一次把事情做对,远远超过快速地完成,然后再回来修改。

静为躁君:静指的是专注专一。躁,指的是分散,注意力不专注,不专一。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不管处在什么环境下,不管什么时间段内做事情总是非常的认真,总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去轻易的冒险,不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我们对于自己今天幸福的状态,美好的状态或者成就,都要看开,这些东西,只是燕子临时住的巢穴。这样我们才能超然,不会受目前美好生活状态、幸福生活状态或者伟大成就的影响,不会骄傲,囊足不前。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一乘,就是一辆战车,加上他的后勤补给的人员,大约是一百人左右。古人用万乘来代表最强大的国家。

————————

王阳明道认为,此心不动的境界是平时有克制能力,在自己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重”,主要表现是厚重、稳重、庄重、慎重;“静”,主要表现是宁静、虚静、恬静和清净等。

有重和静特征的人,是“做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凡事有交代”的靠谱之人。

此心不动,是不因名利而乱动,稳重而虚静,这是无为;此心被动,是受名利而乱动,轻浮而暴躁,这是有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26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mf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