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西汉史官-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发愤完成的一部史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恢弘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跟随太史公的笔记,重温三皇五帝至西汉三千年历史。国君诸侯、帝王将相、大夫贵族、士人官吏、平民百姓,每个国家兴盛衰落、风流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让我们了解过去,活好当下,预判未来。
《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史书体制,太史公司马迁以一个史家的责任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部史书可谓是文史兼具的伟大著作,成为后世人们撰史立传效仿的经典范例。尤其在文学方面,对后世小说、散文、传记等多种体裁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炎的儿子。远祖是五帝之一的颛顼时代至夏周的重黎氏之后。先祖有主管天地时令,至后备的史官太史令,直至父辈。
司马迁自20岁起,历时数年三次游历当时汉朝大部分疆域。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闻,收集了许多遗闻古事为后续编写《史记》提供了大量可信的素材。
司马迁曾担任郎官、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数次跟随汉武帝出巡及参加泰山封禅大典。修改上古历法,制定太初历,经汉武帝批准,一直延用至清朝。
【阅读收获与感悟】
一. 通过司马之笔,让我们对黄帝直至汉武帝为止的三千年,所发生的国家王朝的兴衰更替,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春秋战国近500年的历史诸侯争霸征伐,政军商学各界风云人物的人生故事,各家学派百家争鸣,内容极为丰富。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二.通读《史记》相当于我们在几天时间里,阅读了数百位历史人物的传记。他们因不同的性格,在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言行决断决策,小则影响自己的仕途前程乃至生死。可以为我们今人在生活、工作、职业生涯,提供宝贵的正反面的经验和教训。
三.从国家变迁,人物的活动,让我们对中华地理、行政区域的变更、民族迁移融合有进一步了解。
四.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
1.负荆请罪(赵国-廉颇与蔺相如)
2.毛遂自荐(赵国平原君)
3.鸡鸣狗盗(齐国孟尝君)
4.胯下之辱(韩信)
5.立木取信(秦-商鞅)、远交近攻(秦国)
6.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8.仁者无敌(孟子)
9.夜郎自大(汉武帝时代)
10.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楚汉战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太多的典故。
每一个典故都源自于一段生动曲折的历史事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我们人生有提示、警示、启发……
四.纵观当今世界,全球近 195个国家和35个地区(合计230个),整个形势很像2500多年前的春秋至战国时代。诸如联合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中国、英国、东盟、非盟、美加墨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约、南美自由贸易区、欧佩克、OECD、APEC、澳大利亚等诸多国际组织、军事集团、经济贸易组织及各个独立国家。有些专家把中国现在的境况与春秋战国时的秦国相比较和研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记》及了解之后的历代国家的历史,对我们分析和了解现代国家关系、国家战略很有帮助。
五.诸多不同阶层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命运,可以作为很好的正反面教材。认真对照我们自身,对于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如何选择人生不同阶段的进退,都有很大的启发。
六.值得关注的历史人物:
黄帝、唐尧帝、周公(周文王)、老子、庄子、孔子、张良(西汉第一谋士)、伯夷和叔齐、管仲、廉颇和蔺相如、孟子、荀子、战国四公子、屈原和贾谊、范蠡、司马迁……
黄帝:是《史记》中记载的最早中华民族的始祖。统一当时的华夏各部落、制音冠衣律、治天文历法、兴农业水利、置城郭市邑、通养生修炼之术、聪颖睿智有道家风范。世寿120岁(也有说160岁),可谓尽天年。
唐尧帝:
黄帝的五世孙,据说世寿120岁(也有说160岁),在位70年(亦有在位98年之说)。第一位禅让天子之位的贤明君主。也是姬姓、唐姓、周姓等20多个姓氏的始祖。
周文王:
《周易》的"发明人"。易理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骨髓(阴阳互根、物极必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谦受益满招损等诸多智慧义理均源于易经),八百年周朝礼乐典章的制定者、中华"德"文化的规范者和践行者……
4.老子:
中华道家文化的鼻祖创始人和示范者。顺便提一句,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不为",而是懂得按照事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人天自然法则,依照人类天性而根据时势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5000言的《道德经》,既是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诠释,也隐含着道家天人合一修炼功法密语的一部伟大著作。值得我们深入体究!
5.孔子:
儒家文化创始人。其实也是修炼悟道之人,其它古籍名篇,略有记述,有兴趣的学人可以从孟子篇章中寻找。而通常我们更关注孔子言论集合精髓的《论语》罢了。
经过儒家后世一代一代弟子们的前赴后继推广介绍,终于自汉代武帝开始把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主轴理论加以实践和运用。孔子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与佛教的菩萨入世救苦救难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元宋之后,佛道儒三家不断融合,彼此借鉴,到如今普通人已经很难泾渭分明地区分,什么是儒家,什么是道家,什么是佛家了。
【道家】的全真派王重阳祖师升仙前嘱咐七弟子,常常诵读四部经典《孝经》《心经》《清净经》《道德经》。《孝经》儒家经典,《心经》佛家经典,最后两部是道家经典。
【佛家】近代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虚大师,就主张人间佛教。主张入世修行,提出"人成即佛成"的口号。这也是深受儒家去世的精神影响,而把佛家的修持落地,更接地气,更为踏实。
【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也是兼具佛家的独修自醒,和道家的洒脱自在?
6.张良:
西汉第一谋士。在帮助刘邦打下大汉天下之后,功成名退,不再参与政治,也曾经云游辟谷,被后人归为道家人物。现在陕西巩县尚存张良庙!他人生转折点,是遇到了隐士高人黄石公,赠《素书》。张良仅掌握其精髓不到三成,就助刘邦打下天下,可见仅1320字的《素书》是多么值得我们研究。
……
司马迁:
铁骨铮铮、忍辱负重、直言议谏、尊重史实、富于使命、用于探究、 视野广阔、勤耕细研、文史兼融、学勇兼备、史学界的英雄、文学界拓荒者……
可谓再多美誉都不为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