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酒,一个故事,说酒讲故事。
二十、洞藏酒的女掌门
那地方确实很美。武陵深处,乌江河傍,一座小城环水相依,碧河,青岭,山居一线,可以说是一个世外城池。
几十里开外,在山谷背后,有一处浅丘洼地。四面山势围合,如一个四平八稳搁置的盆子。盆子边沿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洞穴隐在后面。进入洞内,四壁无比宽绰,如柱的石钟乳和石笋鳞次栉比。洞体曲折深邃,幽风习润,一时半会到不了尽头。
打量此处地方,已是一家酒企准备打造的洞藏酒基地,负责人是一位魅力不俗的女士。
初识这位何女士,形象端庄得体,虽至中年,从事的又是酒的传统行业,但丝豪没有传统商人的庸俗和倨傲。她举止温柔,说话彬彬有礼,日常习惯一身略带休闲质的套装,不知何种原因,她经常会披一条大披肩在身上,反倒更加衬托出女人成熟温雅的气质。但相处久了,不容置疑的精明与冷静便是让人记住她的另一印象。
作为一家被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企业。因此一直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同时企业负责人又是一位女性,何女士在当地政商两界也算是知名人物。
身为企业老板的她日常工作繁忙,充实,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公司运营上。
特别有一项任务是她十分看重,非亲自主抓不可——对接各种谈判和洽谈。不论对象是合作方,经销商或者是当地主管领导,她在前期都会作出周详的计划和预案。她明察秋毫,释放着亲和又保持距离的微笑,或故作真诚,用善解人意的态度缓解分歧,她不会使双方走入僵局,往往大家开始融洽变得松懈时,她才不慌不忙道出不容反驳的条件——在退让与底线之间,这位女掌门绵里藏针,分寸尽握。
无论怎样,和这位何女士屡次交道后,大家会得出一种结论,这是朵浓郁但不好凑近的紫百合。但在男人的层面来看,和她相处却多多少少有种享受,不单纯从视觉上,更是她身上有种无法言说的任人想靠近的魅力。
既然是老板,难免会面对无数习以为常人际场合。每次需要她出场时,她都会都带上公司的人去参与应酬。她对酒并没有太多好感,可以说对酒精天生洁身自好,她在桌上开玩解释,平生醉过情况不超过三次。
可以讲她更是不懂酒。所以这位衣着讲究,气质不凡的女人,背地很多人非议她太轻率冒失,做白酒买卖迟早会吃大亏。
可是,在她的商业逻辑中,白酒也是一种生意,和她的做过作何一种生意都有相似之处。她懂的是商业规律和市场运作,如果非要像大多数酒厂老板一样天天守在烟雾缭绕的酒甑子面前,攻克技术或思考降低成本,要不就忙于去找渠道拓展市场,实属看简单了她。
其实,何女士进入酒的行业并不像当初想象中的容易。在终于拿下当地一家不小的酒厂成立公司后,她做的第二件事,让出一部分股份,从大酒企挖了一个管生产的技术团队。安顿完公司内部事务,她便带着人在全国各地马不停蹄的考察。半年后回来,就策动了一个重要的构想,把她看上的那片洞穴荒地打造成旅游观光景区,惊愕了不少人的下巴。
不久,何女士带着初步的规划设计方案,展开与政府的谈判。她先试着抛出着眼以当地旅游市场的拉动这张高举高打的牌,观察各部门的反映。在清楚官方决策的谨慎与举棋不定后,她不惜亮出当初招商优惠条件没落实,有上当受骗之嫌的弱女子的感情牌——就这样软磨硬缠,几轮下来,让她如愿以偿。
对企业现状已有所了解的她清楚。依现有的产品力和知名度,自己生产的酒再好也很难一时半会打开市场,她必须另作它法。在认准时下火热的旅游市场后,通过综合论证分析,她想到借势,打造一个主题鲜明的白酒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那个洞价值不菲,她已找专家看过,洞内的环境是天然的贮藏酒库。她提出以洞藏为特色基础,把整片山地规划成有游,有玩、有吃、有主题的景点以此吸引周边和更远的游客,完成以旅游提高洞藏酒知名度的目标。
后来她的想法更“离谱”,景区建成之后要启动一年一度的洞酒文化节,到时再把各地的经销商邀请到景区,一起体验和感受,开一场不一样的招商大会——
做酒是一个长期过程,先要抢占好的资源,然后让别人给你做广告。而且景区建成后有各种软价值的叠加,不觉得有想像力吗?何女士一脸自信而坦诚。
这就是叙事的开始部分,那位女掌门站在漫山荒丛的洞门前,不时的讲着故事。静寂的天空朝晖满地,望着她扬于未来的声息,风情摄杀四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