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善若水、图:网络
在电子书里看到《卧虎藏龙》,便使我回想起小时候常常听到收音机里所评讲聂云岚的长篇小说《玉娇龙》来。
那是八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每天上小学时的中午放学,一放学就不顾一切的赶回家,随后便打开收音机收听《玉娇龙》的长篇小说。还记得听了《玉娇龙》后,就连《玉娇龙》的连环画也还看了起来。看起那些连环画来,连吃饭都忘到一边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便是津津乐道的事了。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玉娇龙》四川美术版12册(85年一86年版)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玉娇龙》朝花美术版14册(85━86版)
说起《玉娇龙》其内容主要是说,九门提督之女玉娇龙武功高超,在新疆偶遇沙漠马贼“半天云”,与之相惜相爱。回到京城之后,玉娇龙为了维护家庭的声誉,不得不嫁给鲁翰林,但又始终与罗小虎藕断丝连割不断的情丝。最后玉娇龙假装跳崖殉母,离家出走。玉娇龙与罗小虎相见后,悲喜交加,但又不愿作盗妇。翌晨,玉娇龙悄然离去,孤剑单骑走大漠。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聂云岚改编后的《玉娇龙》、《春雪瓶》小说
看过《玉娇龙》以后,又看了聂云岚的《春雪瓶》。小说《春雪瓶》人物说的也好,记得是连载至《今古传奇》的杂志。
80年代只知道是聂云岚著作的书,自打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的出现,如今想起才知道原著原来是王度庐先生。曾几何众多观众觉得是《卧虎藏龙》改编自聂云岚的《玉娇龙》,更令人奇怪的是就连一些名人大学者都把《卧虎藏龙》误认为是改编了聂的《玉娇龙》小说。
事已至此,自从2000年的电影《卧虎藏龙》的出现,才知道聂的《玉娇龙》是改编王的《卧虎藏龙》。再说聂的《春雪瓶》也是调包过的,由此也是由王的《铁骑银瓶》所改编的。不管怎么说,其改编与原创著作都特别好,各有所长而已。据我所知,现在因拍戏的迟迟未能开拍,其原因也是因聂王两家著作权之争罢了。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电影:《卧虎藏龙》片段
看了《玉娇龙》和《春雪瓶》以后,那么我们再来说一说《卧虎藏龙》吧!其实《卧虎藏龙》人物刻画极好,感觉悲剧来临的李慕白,淡而悠远,对俞秀莲感情深刻而自制。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李慕白的故名钓誉,反而害了俞秀莲的倾倾性命。俞秀莲也是我很喜欢的人物,坚韧温柔有力量,脚踏实地,照顾周全其他人,对李慕白爱慕,却有旧道德克制。无论怎么说,俞秀莲与李慕白的本身性格却害了两个人的幸福生活,最终将成为悲剧而结束。最喜欢自然是亭亭玉立的玉娇龙,玉娇龙虽被封建制度禁锢住,渴望更丰富的生活和感情,一方面渴望自由,一方面没有完全勇气脱离现在尊贵的生活。反而罗小虎刻画的简单,缺乏自己个性,原著中罗小虎的莽撞和自大也很有特色。是人物不太体现出来的罗小虎,如刘泰保、蔡湘妹这种街巷武功之人,把其道德、嗔痴也刻画很丰满,非常有文化底蕴。直到近几年读了王度庐的小说才知道是电影内涵转化自小说,不然现在人很难推度出那个时代人的心思。而现在人的通透也难有时代的内涵性。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王度庐:著有武侠小说31部:《宝剑金钗》《卧虎藏龙》《铁骑银瓶》......
被称作“悲剧侠情派”
也许是王度庐生存的那个时代不同,所以小说都带有浓厚悲剧色彩。写作因为文化革命等原因,一直没怎么出成书。自1983以后,《今古传奇》刊发后,聂云岚把《卧虎藏龙》《铁骑银瓶》,改名为《玉娇龙》《春雪瓶》,在国内引起一波新的武侠风,当时聂云岚并没有说原著的情况,大家都以为是他的原著。直至后来才又发掘王度庐,本人及原著。至今,《卧虎藏龙》与《玉娇龙》哪个更好仍旧争论不断。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聂云岚的《玉娇龙》带有现代社会的通透性既不痴也带有现在的时代道德性,也不像王度庐那种悲怆感,大部分更喜欢聂云岚,但是读书读得更细化的人,看重小说的文化底蕴更喜欢王度庐了。我们读小说就是读小说背后的时代性以及人性,单纯的故事情节固然好,但是很难深读。
观《玉娇龙》――再评《卧虎藏龙》故事必定是以玉娇龙为主,年少时就胆识过人,少年时为了得到师傅秘籍,想尽办法又驯服了师母碧眼狐狸,等到成人男扮女装闯荡江湖,以为自己资质甚高,出入社会可以无往不利,到头来她与罗小虎的爱情再度 陷入了低谷;之后行走江湖多年,深觉更是悲苦。再看俞秀莲,而等过了该出嫁时都未入愿,然看透炎凉,反而自制、体贴,愿意周全他人。王度庐写出来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只有自己懂。
做为观众,最后希望聂王两家放下著作权争端;也希望聂的《玉娇龙》和王的其它大作一并搬上影视大剧,也好尽快让观众目睹两位大师之宏著。并再次拳拳肺腑之言,故持笔撰文以抨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