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朗的江南古镇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08:14 被阅读0次

    说实在的,这些年各式各样的古镇,尤其是被商业过度侵染的江南古镇看多了,对宁海的前童古镇也有些不以为然。然而,步入这座始建于宋代的江南老镇,却有几分意外。

    让前童声名鹊起的是著名导演陈逸飞,电影《理发师》主要就是在前童古镇拍摄的。寻遍了江南小镇,他最终却选择了前童作为拍摄地。探寻其因,打动他的便是前童的拙朴宁静,古香古韵,没有经受太多人为的破坏与改造,保留着最初的美好。对于“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的前童古镇,他的评价是“处处可入画”。

    江南的古镇多数都是依河傍建的,顺着河汊,沿着水流的走向,一幢幢黑瓦白灰的山墙砌了起来。墙多了就有了小巷,也有了院落。小巷悠悠,庭院深深,桃红柳绿,清歌弦响,超然里浸透了沧桑。长长的青石板路静静地伸展,流淌出雨巷中丁香花般的忧愁,宁馨中带了些许的怅然。 而地处浙东山区的宁海前童或许算不上是个典型的江南古镇,但它却真真实实地抒写着江南的无数风情,且带着硬朗的气质。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卵石小径构成了古镇的神韵,前童是一个活着的生动小镇。路边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砖墨瓦,脚下是嵌图天井,历经风吹日晒而古貌犹存。

    对峙的塔山和鹿山,见二水交汇处,一村横卧,便是前童了。硬朗的江南小镇与很多江南古镇不同的是,前童古镇是按照“回”字型九宫八卦式布局,家家门前有溪水流过,户户通卵石坦途,每座房屋皆雕梁画栋。

    走进镇子内,可以感受到昔日的繁华景象。更特别之处在于,因为没有了小桥流水人家,前童给人的感觉多了几分棱角和硬朗,就像《宁海县志》中对前童百姓的记载一样:“恋家、畏远行、不擅经商”,与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宁波人形成强烈反差。

    这样的反差,在明朝朱棣要诛方孝孺时,体现地更直接。当时,燕王朱棣自立,要方孝孺起草篡位诏书,如若不然便要灭其九族,然后方孝孺的回答是“十族又何妨!”这第十族,便是他的学生。只因方孝孺曾来前童讲过学,前童学子听说后或慷慨赴死,或充军边疆,870人,无一贪生怕死,鲁迅文章中所赞的“台州式的硬气”应该就是如前童人一样的吧。

    据说前童村中9成以上的村民都姓童,是江南为数不多的独姓大村,现称为塔山童氏。但童氏宗谱中记载,几百年前,这一名称并非童氏独享的。其时,塔山之麓分布着大小24个村落,分别为许、张、王、姜等24个姓氏。但后来,这些村庄都逐渐衰落了,到如今,只剩下了前童。史书上只是轻描淡写,但个中兴衰缘由,却引人追寻。

    走进前童,街道都以细碎的卵石铺路,书院、民宅、祠堂、亭台、牌坊等明清古建筑散布在道路两旁,有几分徽派民居的味道。几百年的时光在青砖黑瓦间剥落,留下斑驳的色彩,一些建筑已经破旧不堪了。

    同我游历过的几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前童的气质显得颇为另类,因为没有了水道船家,古镇给人的感觉是更多了几分棱角和硬朗。江南古镇曾经都是以水路交通而发达起来的商业重镇,前童几百年来一直就是一个边缘小镇,它远离了水运交通,也得以远离了浓重的商业气息。

    即使是各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的今天,这里依然保持着原始和淳朴的生活状态。村民们只是偶尔对路过的游客报以一个憨憨的微笑,然后继续搓洗着他们手里的衣物。村民性格的反差也许也可以作为古镇气质差异的一个补充解释吧。

    在前童的巷道间穿梭了好几个来回,南街、北街是外围,花桥街、石镜山路、双桥街为内围。老街、小巷穿插有序,而祠堂、水井散布其间。 继而引白溪水进入村内,依八卦而布建水网,家家门前都有溪水流过,方便村民洗菜、涤衣。这一布局显然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也同前童始祖放弃家业,举家迁徙至此与世无争之地的出世做法暗合了。

    如若仅仅从大的布局和村民的原始性格来看,前童似乎应该是一个以道家法义为纲的村落。但当我们把玩单体建筑时,却发现了更多儒家理念的痕迹。尤其是“群峰簪笏”宅。

    童氏一所祖居屋顶有前童唯一的对称式马头墙,一面上书“群峰簪笏”,取意飞檐所对远处山峰如玉簪似朝笏,另一面名曰“清流映带”,意味着近处的清渠流水像官服上的玉带一般,明显表露出入仕的思想。而正房窗棂上更是镌刻上了朱子家训文字和图像,西窗是“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东窗是“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紧洁”。

    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明理义、勤俭治家”的儒学观念。而在前童的1000多个院落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前童人家的家训,家箴,其中有“敦伦凝道”等词句,颇显儒家礼义。

    这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山村是如何由最初的道家传统转而成为了儒家小镇,这一问题让我颇有几分困惑。直到在村边发现了石镜精舍和明代大儒方孝孺题写的《石镜精舍记》。

    洪武年间,方孝孺曾两次应前童族长之邀来村中讲学,连年长方孝孺21岁的族长童伯礼也甘为学子。从此,前童族人好学成风,于道德、文章上皆受到了方孝孺很深的影响。

    风雨的雕琢,石镜精舍早已经只剩下了一条石站槛,一块“方孝儒讲学处”石碑,但方孝孺当年手植的6株古柏依然亭亭如盖。而前童村民自明代原来形成的这种“挺身而出”的性格,今人有称之为前童精神。或许前童村之所以在自然竞争中从塔山附近的20多个村落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今天泱泱大村,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此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朗的江南古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se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