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的故事》:玄之又玄的无

《“无”的故事》:玄之又玄的无

作者: 毛石 | 来源:发表于2023-06-13 23:44 被阅读0次

提到数字0、真空、空宇宙等这些概念,你会联想到什么?数字0字是数学概念,真空是物理学概念,空宇宙是天文学概念,这些概念分属于不同学科,它们之间根本没有联系,彼此之间都是独*立的。

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认为的,而宇宙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格雷沙姆学院天文学、几何学教*授英国人约翰·D.巴罗可不这样想的,这位头顶N多头衔的大神认为数字0、真空、空宇宙等概念背后隐藏着另一个重要概念——“无”。万事万物皆从无中来,可谓是“无中生有”。约翰·D.巴罗所著的这本《“无”的故事》,详细地讲述了这些概念的前世今生,讲述的方面包括数学、哲学、宗教、物理学、天文学等。

在书中,作者蕞先讲述数字0,可能数字0是比较容易解释吧。在数字刚发明时是没有数字0的,那时人们的思想主要是以“有”为主,有物品则计数,没有当然就不用计了。无论是十进制、六十进制的体系都是没有0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进展,慢慢发现了缺*陷的存在,因为没有0,所以当表示702、72时常混淆,慢慢地代表着“没有”的数字0才被发明出来。现在计算机全*面被应用,二进制中包含着更多的0,现在0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除了数学方面的0,作者还介绍了物理方面的“无”——真空,各个时期物理学家是怎样研究真空、试图制造真空的。还有哲学家、宗教人士眼中的“无”。

对于理解“无”这个概念,我们具有先天优势,这种文化基*因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所以文化方面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我们要树立起文化自信。《道德经》D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中就明确的指出了“无”是“天地之始”,万事万物皆从“无”中来。“无”才使事物有用,杯子因“无”才能装水,房子因“无”才能住人,人因“无”才能成长。

现在物质世界J其发达,所谓的成功也常以“有”的数量多少来衡量,而想要收获内心的宁静、人生的幸福而是以“少”为标准的。《“无”的故事》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多个领域的“无”,借此我们要推理出自己生命中的“无”。

相关文章

  • 无≠没有

    无与有相对,无即是虚、空,有什么好讲的?《道德经》开篇即说“道”,讲“有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是天地万...

  • 015河上公道德经述成·无源:沖而用之

    原成:“道”之源乃“无”也。无者,运动。运动为万物之宗祖。运动是纠缠并发的,故曰玄之又玄。 道冲而用之。 河上:冲...

  • 清谈误国

    魏晋清谈之风,历代之责甚矣。玄之又玄,谈之不济,言之不用,无实效之能,无治世之道,谬论误国矣。 大旱千里,而不知稻...

  • 道德经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常有,予以观其行,顾常无

  • 无冥的故事

    无冥泡在水里。明明已经逐渐缺氧,马上就要到他追求的那个黄泉了,明明就差一步了。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痛,明明就差...

  • 无概念。的故事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 秋雨弥漫得季节, 天空中飘下一片树叶又是地枯黄,乡村 小巷 炊烟袅袅的故乡 还记得曾有一个小女...

  • “无泥”的故事

    时光穿越到九百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因“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生活的困顿却并未改变他的乐观豁达。一个雨后的...

  • 超脱的眼界和深入的精神

    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和无,万物...

  • 没有错误,只有学习机会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故事无先后,感情无对错

    只是突然想写一下我的两段感情故事,一段长达六年,一段不足三月。 2011年3月29日,我开始了我的人生中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的故事》:玄之又玄的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sh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