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好教材
因为教师资格证分幼师、小学、中学这些类别,考试科目不一样。先找到20年资格证的考试大纲,将今年的考试重点都浏览一遍,比如教育的作用、新课改、教学设计等都很重要。在大体了解考试重点之后然后开始选教材;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专门指定的教材,所以刚开始你得确定考试的内容都是什么,选好教材,我选的是老师推荐的一版教材,在我看来,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每一节前面都有考情分析、真题统计,每一节的后面也有历年真题及练习题,这对我及时巩固起到了关键作用。
2.学习安排
时间充足:建议教材过三遍。如果有课程,则配套课程进行。
第一遍:通读全部教材,通俗点说就是过一遍,目的不是要求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对考试内容和课本的重难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好了。
第二遍:要求:搞清楚考试的重难点。第一遍是“不求甚解”的通读。第二遍就是细读。对于每个知识点以及考试范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记忆。
第三遍:通过第二遍对知识点的筛选以及掌握。第三遍就是侧重于考试的重难点的背诵记忆。
如果这里以课程为主导配以教材,知识点的吸收效果会远远高于单纯通读教材。
备考时间不是很充足:按考试科目、考试题型、做题思路、做题技巧,来针对性的复习(以小学层次的教师资格考试举例)
对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那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总体上本门科目分为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这七大板块。这其中教学设计题会固定考察一个,主观题主要集中在班级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客观题则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等方面出题较多,简答题七大板块都有涉及,而学科知识方面涉及较少。对于教学设计题,考察形式也比较固定,比如考察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对于主观题,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只回答要点,一定要结合材料分析几句,即使你分析的并不是很到位,但分析是必须要有的。老师在给分时,分析这部分是要占一定分值的。对于客观题,理解要大于记忆,特别是在心理学的部分,理解得好是拿分的关键。比如出题人想让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有意后注意”,你必须理解有意后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才能选对。
综合素质,其实觉得没必要花大工夫在这门科目上。综合素质考的就是基本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初高中的学习中都是学过的。对于主观题也是固定的,考“三观”和教师职业道德。可以提前做一个答题模板,在考试时灵活运用就可以了。阅读题就是高考时语文阅读理解的难度,相信走过高考独木桥的同学们都不成问题。作文题也跟高考题差不多的要求,不过注意一点是要写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哦。
3.做好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复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就相当于把全书的的知识点做了一个脉络梳理。对于难理解和难记忆的知识点,一定要在读书笔记上记录下来。建议复习的同时课后习题也做掉,可以写下错题笔记。如果能根据当时所学的考点边刷习题边巩固当时的考点,就更好不过了。
4.做真题试卷
当你坚持读完三遍教材以后,做完读书笔记,这个时候就可以安心的做试卷了,这个阶段你已经可以大概的整理出考试大纲所覆盖的一些重点章节的重难点。对于考试的题型、侧重点也会有所了解。
历年考试真题,题型也比较固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由二十道左右的客观题,三到四道简答题,两到三道主观题,一道教学设计题组成;综合素质由二十九道客观题,两到三道主观题,一道阅读题和一道作文题组成。
做试卷的前期可以先做一些模拟卷。没有技巧,就是刷题,但是要记得整理一个错题本。中后期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模拟成正式考试。在考试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完试卷,做完后对照答案,也要有一个评分,注意查漏补缺。另外做完的真题试卷也不能放在一边就不看了。要学会分析试卷中出现的重难点,并且对于相关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理解和记忆。在后期巩固考点时刷题是一种重点加强的方式。
最后:告诉大家一些细微的小事,大家在考试前要把考试可能用到的签字笔、铅笔、橡皮、胶带等文具准备好,放到一个文具袋里。在确定考场和时间后,最好提前一天去考场查看一下,了解一下路线和考场的具体情况。考试前一天尽量让自己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要复习好了,常规发挥就一定没问题。
以上是如何有效备考教资笔试的内容。
动动小手花一瞬间的功夫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