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间小馆

那间小馆

作者: 耳尔r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0:18 被阅读0次

    繁华喧闹的都市中,只有那间小馆仍具老气,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这是间易被忘却的小店。

     小馆其实是间具老北京风味的餐馆,红木漆,金笔字,处处都品味得到那中国气息。第一次注意这家店时,是和父母出来寻食的时候,我们正犹豫着去哪家店时,被坐在小馆门前的大爷招呼了过去。大爷是个上了岁数的人,一把白胡子,还依旧满面春风,热情地招揽客人。那正宗的北京腔使人们母庸质疑地认为这是家正宗的北京风味馆子。

     推开厚重的帘子,却发现人还不少,店内装修别具一心。长木板,古灯笼,脸谱,让人仿佛身在京都的街头餐馆。这样的小馆要知道在这南方大都市中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大酒楼,像这样的传统风味在这里是少之又少。仅有的几家,也打着名号,弄虚作假罢。店内的吃食也和装修一样,是正宗的味。作为广东人的我虽不懂得北京风味,但仍为与别家不同,这间馆比别家确实地道多。连去过北京的父亲也连称赞。北京片皮鸭,炸酱面,刷羊肉,无一不给这的食客们味蕾的享受。店员们热情礼貌地招呼你,用纯正的北京腔笑问你需要些什么,就连走时门口的老大爷也热情不减的道谢。吃的美味,人的热情,足以让顾客认可这家店。我们一家人也是如此。

    几个月后,又和家人去了几次,却发现一次比一次更不尽人意。门口的老大爷不知去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机械而冷漠的脸,揉着一口纯正普通话抱着职业态度的问你需要什么。菜色也不如以往好,汤里的味精多了,鸭也不新鲜,味道虽不变,依旧正宗,却有地方变了。那层厚厚的帘子没有了,代替他的是冰冷的玻璃们。具有风情的古灯笼“退了休”。上位的是一盏盏明亮的白炽灯,就连人也少了许多,冷清的像是我曾不熟这点。。。

     在这繁华喧闹的大都市,每家店都为了招揽而失去了热情和本意。那些独具风味的小店终与大街上的店也无差别了。那间小馆还开着,但红木漆已上了灰尘,许多识得这馆子“真面目”的老顾主此时也怕是与我这般叹息,为小馆的沦落而叹息。

     这间易被忘却的小馆,在这番折腾后,更易被忘却了。

那间小馆

相关文章

  • 那间小馆

    繁华喧闹的都市中,只有那间小馆仍具老气,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这是间易被忘却的小店。 小馆其实是间具老北京风味...

  • 三分货,七分卖——销售技巧

    销售技巧故事 1、一条繁华的街上,两家小面馆面对面开着。我每天经过都会发现左边那间面馆的客人总比右边面馆的客人多。...

  • 小馆

    百看不厌的人是心尖儿人对胃口的,一定是隐于市的小馆家住上了年头的居民区,基础设施和绿化都远不及新小区舒心,但街头巷...

  • 闻老二的难事(三)

    肖梅走后,闻老二在咖啡馆待了许久。最后抬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那间咖啡馆。 他打开车门,坐到了驾驶座上,然后点上一支烟...

  • 往事已成空 还如一梦中

    1、我是在西街的一家咖啡馆碰到那个人的。 那间常去的咖啡馆,门口放着长椅和绿色植物,桌椅大多以简约的白色组成,店内...

  • 那间书屋

    我还记得那间小书屋的名字——品雅书屋。那时候,每个周末,我都会和一直想流浪世界的好朋友梦雨去书屋租书看。 当年还是...

  • 那间小屋

    文/插图/李晓玲 那间小屋 空间虽小,但是 曾容得下天南地北海阔天空 曾荡漾着低低细语朗朗笑声 曾充溢着暖暖春意片...

  • 那间茶社

    黄昏,微风习习,漫漫的走向那间茶社,余晖洒在厚厚的衣服上,暖暖的…… 推开门,依然如故,不大的茶社充满了回忆的味道...

  • 那间老屋

    我常常回忆起儿时在乡间的生活,那时的生活悠然自在,无拘无束,小伙伴们天真浪漫,在乡间随意游荡。春天是一片...

  • 那间549

    20岁的那年,步入大学的我和我的室友,一个阶段的眼瞎与一个阶段的清明,该与不该发生的许多故事,我不是作者只想在夜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间小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vs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