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吃瓜直男看共享经济(一概念)

吃瓜直男看共享经济(一概念)

作者: 静静地听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12:56 被阅读94次

自从滴滴打车的出现后,原来所谓传统行业的租赁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相互叠加后,都浓妆艳抹般转型成了所谓的共享经济。正所谓忽如一夜共享来,千猪万猪都会飞。
共享经济总的来讲是有效利用社会中的闲散资源,以做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即在物品所有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一种暂时的物品使用权的交换。通俗点说即你想要使用某个物品,而隔壁老张恰好有且暂时闲置,你就可以去向老张讨要并使用,最后还是要归还给老张。这是共享的意思,再来看经济,宏观的解释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对应到共享经济上,凡在此共享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成本所形成交易即为狭义上的经济。映射到市面上的共享经济产品,从狭义来讲(现如今媒体宣扬和大众认知的角度)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
如果真正带着共享二字去看现在市面上的共享经济产品,基本都是在人为制造新的资产和新的需求。其收取押金和使用费的方式,与我们去景点游园时,租个电动车逛逛本质上并无区别。就是租赁经济的互联网表现形式而已。当某一个东西或事物有利可图时(发展前景被看好),就会有专门的人或者机构去投入,加上资本的助推,这种共享的流程就会逐步专业化、功利化,这也就是滴滴与快的、Uber打补贴战时,曾还有专车司机的职业盛行的原因了,他们不是利用的闲暇时间,闲暇资源,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黑车的合法化。真要说共享经济产物,那顺风车业务还算得上一个。
一旦分享平台变成新的谋生平台,成本收益就必然成为从业者的首要考虑因素。在这种经济力量的作用下,平台服务品质将趋于平均化,对于曾经享受过同一平台高水平服务的消费者来说,服务品质便会感到有所下降。滴滴等专车平台,其在刚进入市场进行占领、扩张阶段时对于出租车行业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而随着补贴的减少、市场趋于统一和政府有关调控政策的实施,现在很少能看得到打个专车,司机还亲自下来给你开关车门,用户体验也没有滴滴等平台盛行之下那么良好了,就像红衣教主说的那样,超出用户预期,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并且可以被用户感知贯穿于每个细节中的产品服务体验才叫用户体验,例如出现备好瓶装水和手机充电器等用户,车上放你喜欢的音乐、杂志等。不过现在司机谦和的态度、不甩客的负责还是值得提倡,这也倒使出租车行业开使转变。
大众认知中共享经济的另一种变现则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对使用权和所有权运用更加不灵活,所以现阶段,分时使用更多的被我们当成共享经济,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正处在打破传统认知的路上。所以,如果共享办公空间白天办公,晚上用来当教室或者卖东西,我们会觉得这更像共享经济。毕竟这是充分利用了闲置时间,是一种对于空间最大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直很疑惑租赁与共享的区别,觉得共享经济不过是租赁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人性角度去看,把租赁xx叫做共享xx,首先是弱化了整个资源使用权转化过程中钱的重要性,会使人感到共享是主要,其次才是收取相关费用。而租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由来已久,在人们的认知中就会牵扯到付费。抠定义去看,租赁更多是一种以一定费用借贷实物的经济行为。在这种经济行为中,出租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物品交与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由此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物品的权利,但物品的所有权仍保留在出租人手中。承租人为其所获得的使用权需向出租人支付一定的费用(租金)。共享
即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
民众公平、有偿地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在发展中会更多地以到移动互联网为媒介。
租赁的用户是以盈利为首要导向,而共享的用户是以自身为首要导向,追求的是物品的空置价值发挥。个人认为共享经济最起码应该是去盘活闲置资源,有偿与他人分享,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即两者的作用对象(资源)不同,共享经济在于去利用闲置资源,而租赁则是对利可图的物品进行有关操作活动。交易流程其实无本质区别,不过是将线下的交易转化到线上交易,方便快捷许多。就像知乎上那个回答,共享是租赁的高级补充形态,意味个体总收益的扩大和收益链的延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瓜直男看共享经济(一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w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