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画家周云龙
1998年初冬,北京西郊田村的一处四合院。
已近傍晚,下了一天的雪,一点没有停歇的迹象,仍然不知疲倦地﹑洋洋洒洒地扑向大地。天更加昏暗﹑阴冷。
在一间不足15平米的房间内,除了一张双人床和简单的炊具外,四周堆满了画布﹑颜料﹑完成和未完成的画作。屋中央炉火上的火锅在翻腾﹑热气氤氲…
两对年轻的夫妻——四个北漂的挚友,围坐在炉火旁,在火锅与二锅头、友情与憧憬的热度感染下,忘记了屋外的风雪、忘记了大杂院的喧嚣、忘记了陌生的城市里白手起家艰难的行走…在高举的酒杯轻扣出的脆声中,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说:“别辜负了你的才情,一定要做画家别做画匠!”
在这个寒冷的夜,这屋内散出的微微灯光,却是要冲破未知,去点亮无数的梦想……
当年的这两个男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我的画家朋友——周云龙。
时隔多年,每次我们两家聚会,想起当年的这段故事,仍然新潮澎湃,依然能让我们酒酣耳热、激动不已。
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曾说:“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
当年放弃鲁美教师的身份,云龙夫妻二人从沈阳来到北京,就是怀揣着一份对艺术执着追求的梦想而义无反顾的。
初到北京,没有固定收入,为了糊口,云龙不得不为出口欧美的画廊临摹作品。虽然收入尚可,但那一段时间对云龙来讲,是最痛苦的——因为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不能创作、只能“制造”!尽管如此,那颗坚持艺术梦想、走创作道路的心却没有泯灭。工作之余,云龙和夫人一起研究画作,从谋篇布局、色彩雕饰、笔法等方面研习国内外名家的作品,并坚持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进行创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状况的改善,云龙夫妇终于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开始创作风格独特的作品了。
云龙的作品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表现细腻富有张力。其中,《E时代的少女》系列作品将置身于网络时代年轻女性的内心情感,通过典型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的表现出来,鲜活的生命与交织的网络构建了当代新新人类的生活架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0539bfbb4082a5b6.png)
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敏感的元素,通过线条与色彩的结合,去表现和阐释感性与理性碰撞的结果,这就是绘画艺术独特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云龙能够用他细腻而有深度思考的内心,去揣摩、捕捉、构思出立体的思想脉络,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引起共鸣的最直接原因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1498515316ae81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ef0d93736670bd4b.jpg)
每年坚持一定时间的到国内采风,是云龙发掘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的最直接方法。“只有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我才能扑捉到触发我内心情感的诱因。”在野外采风过程中,云龙就像一个地道的农夫,穿梭于田间乡村,去嗅、去听——泥土花草的味道、鸟儿的歌鸣…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8561bf3259c17fc5.jpg)
对于大自然,以及最朴素的乡野气息,云龙有很深的理解和情感。“那是生命最具活力和自然的状态,没有什么可以遏制和阻挡——顽强的生长和幸福的成熟”。就像下面这幅《成熟的玉米》一样,当青葱逐渐变成枯黄时,那饱满的、金灿灿的玉米在微笑,生命在转移、在延续,颗颗玉米粒,就是下一个季节即将勃发的生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49c95b905fbc8d55.jpg)
荷塘月色很美,但没有月色的、纯净而静谧的荷花,簇拥着、彼此牵手的景象更美!有洁白,有灿烂;有娴静,也有热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7a4f1b14c8a1c6f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e3584c91c41ffddb.jpg)
山村——有山的风骨,有河流的柔美,有绿意、有金黄。所有的一切,在最普通的景象中,生活一页页翻转,逝水流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668a4c6d68e106a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c32c35b165f9059f.jpg)
近几年,云龙的作品不断在获得公众的认可和赞誉,作品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但他没有被商业气息所浸染,依然坚持自己的画家梦而砥砺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752/14bc010084a642c1.jpg)
人生阅历的丰富,艺术思维的积淀,他对画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时候内心的澄净比一时的热情冲动更能让我有表现欲”,而他所说的“表现欲”,却是“对人生乃至人性的思考”。
云龙在仔细研究、走访了中国的佛教壁画、雕塑之后,将传统的国画、壁画以及泥塑技法与西方油画技法想融合,创作出一系列佛头像油画作品,引起业界一片惊叹!
他的佛像作品,突出了“禅静”、“喜乐”、“无欲”的主题和意境。在栩栩如生的画作面前,你仿佛能够听到来自远方的空灵梵音,你的内心会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熨抚,暑气全无、躁烦皆消,你真正融入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那朵心莲已经悄然绽放,馨香四溢,又似甘泉在缓缓流淌……
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画家是云龙毕生的追求,学艺、修德一直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创作作品有些时候也是炼心的过程。在创作有关佛教题材的作品上,云龙的心变得更加澄明静洁,对“画家”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说:“作为艺术大家,艺术造诣的升华就是应该将全部的情感通过画笔注入到画布上,用色彩、线条展示你独特而富有能量的丰富思维,并以此导引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分享真善美”!
祝福一个追求艺德的人,在充满色彩与情感的道路上,洒下一路真善美的种子,收获一生的梦圆!
附:
周云龙,男,辽宁省铁岭市开原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1986年油画作品《孕》参加辽宁省教师画展中被评为“优秀奖”;1992年油画作品《窗》入选“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1993年油画作品《荷塘月色》入选“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1996年移居北京成为独立画家,并定居北京,创办“云龙工作室”,专业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在国内许多大型画展展出,备受好评,其中部分作品被美国及国外艺术机构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