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罗马帝国衰亡史》

读《罗马帝国衰亡史》

作者: 蔚海山庄三六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19:02 被阅读0次

爱德华·吉本(1737—1794 A.D.)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运用渊博的学识素养和启蒙时代的哲学理想,写出英国最重要的一部历史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从公元2世纪一直叙述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久闻这部史学巨著,但是以前一直没有计划去读。大概一是过去立足在中国看历史,对了中国历史的兴趣浓厚,对其他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发生的事情则没有兴趣多了解;二是篇幅巨大,包涵的政治、哲学、军事、地理内容繁多,自己储备知识不足,难以消化理解。

去年到今年前几个月,读了一些西方哲学史和古希腊文化方面的书,初步学习了一些希腊语和拉丁文。本月初收看耶鲁大学教授Pual Freedman的《The Early Middle Ages》公开课,又常常提到吉本的《罗马衰亡史》。于是决定从五月中下旬开始,伴随听公开课,同时通读《罗马衰亡史》。于是在微信读书找到了席代岳先生的全译本。

书名: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全12册)作者:[英]爱德华·吉本 译者:席代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全书的主题可以分为三个重点:第一是文明社会,也就是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可以细分为帝国的扩张与防卫、元老院和皇帝权力之争、军人干政、自由权利、经济问题等项目;第二是蛮族入侵,包括蛮族之区分、入侵的方式和时程、重大战争的影响等项目;第三是宗教信仰,主要是讨论基督教的建立、发展的过程、异端和分裂、政教争执、伊斯兰教兴起和十字军东征等。
回顾罗马历史,皇帝的好善为恶都趋向极端,共和国灭亡后,奥古斯都之后的几位皇帝,像提比略的睚眦必报、卡利古拉的狂暴杀戮、克劳狄的萎靡软弱、尼禄的放荡残酷、维特里乌斯的纵欲逸行和图密善的怯懦无情,在他们统治下,罗马人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无法逃脱压迫者的魔掌,所以他特别提到君主专制的可怕,令人不寒而栗:
西塞罗对被放逐的马塞卢斯说道:“不管你在哪里,记住,你还是在罗马暴君的势力范围之内。”

本月,读了第一册。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卷四开本在1776年2月17日出版,初版500本在数日内售罄,立刻洛阳纸贵轰动一时,知识分子几乎人手一本,吉本自夸已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罗马对外重大的征讨作战均在共和时期完成。后继各朝的皇帝依赖元老院的政策、执政官的好胜心以及人民的尚武精神,大多仅满足于维持疆域。罗马建国最初的700年中,凭借傲世的武功获取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到了奥古斯都当政,才放弃吞并世界的雄心,用稳健的作风主导政策,并将这种精神在公众会议中表露无遗。因禀赋和环境的影响,奥古斯都养成爱好和平的习性,同时也不难发觉罗马已处于巅峰状态,虽然无须畏惧战争,也不必把一切军国大事全部诉诸武力解决。

摘录部分章节:

奥古斯都崩殂后,遗嘱在元老院公开宣读,给继位者留下极珍贵的指示。罗马帝国疆域西到大西洋、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南抵阿拉伯和阿非利加的沙漠,把大自然的地理限制作为永久的防线和边界。
公元1世纪时,罗马帝国唯一增加的行省是不列颠。继承帝位者只有在这件事上,追随恺撒的作为,而不遵从奥古斯都的训谕。
最初几位当政者,不是一味追求奢华淫乐,就是暴虐无道残民以逞,很少视导部队和巡幸行省。因为自己怠惰而忽略武事,又怕骁勇善战的部将作战凯旋,以致功高震主篡夺帝座,所以把建立事功当成对君权的无礼侵犯。
长久以来人类对破坏者的赞誉远过于创建者,以致追求战阵的荣耀成为帝王将相永不可磨灭的过失。历代的诗人和史家对亚历山大赞不绝口,激起了图拉真与之一比高下的万丈雄心,使得这位罗马皇帝着手征服东方各国。
爱国心是古代大众遵守的德行,身为自由政体的一分子,基于个人利益而产生强烈感情来保护此政体,使之能绵延不息,此种情操使共和时代的军团所向无敌。专制君王的佣兵和奴仆,对共和体制的观念极为淡薄,因此必须运用其他性质不同但更有拘束力的动机,像是荣誉和信仰,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第一册读下来,感觉这部史学巨著不论是史料、史观,还是文字、逻辑都是不负盛名的。译文也信雅达高品质,希望有同道者一起阅读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罗马帝国衰亡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aj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