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 的老家要拆迁了,老家的田地、房屋、竹园、水井都已测算。下一步就是统计人数,每家每户按人口均分田地的钱。
本来阿文现在不是农业户口,是不能参与分钱的。但现在国家有了新政策,就是当年买了城市户口的人,可以享受当地户口同等待遇的。只是需要找到当年的买户口凭证,就可以。于是阿文这几天在财政局,公安局,派出所,四处让人查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又能想到今天是这样的?当年县里有了个政策:家里父母亲如有一人是城里商粮户口的,可以有一个名额给自己亲人提供商品粮户口,当然还要交纳几仟块钱。他家里本来也没有名额的,但有个家戚家有名额,但亲戚家没有需要买户口的。于是他父母凑钱,托人找关系给他买了个城镇户口,拼命想让他走出农村,让他成为了城里人。
他进国营工厂上班,然后又经历了下岗,再后来到私人工厂打工。老家那一块如今天成了开发区,工厂企业都集中在那里。他上班的那厂子也就在离老家不远的地方,村子里也有人在那个厂子上班,不同的是,阿文住在城区,每天要穿过大半个城去上班。从乡下到城里,又从城里到老家,三十年光阴,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地。
当年有许多和阿文年龄相近的,都有差不多的经历。阿文当年在国营工厂里同事,基本上就是以四种途径进来的,一是少数的技术员是大学分配来的,二是父母亲退休顶替的,三、有了城镇户口读了技术学校进来,四是有了城镇 户口,拿了进厂指标的,一个名额多少钱,拿了钱进的。第四类的基本上都是乡镇上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
从2000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经营不善的国营工厂陆陆续续宣布破产、重组,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失去曾经所谓的“铁饭碗”,也同时失去了国营企业职工的身份。
每一个时代人,都有不同的命运。因为选择的不同,有人享受了时代的红利,有人却被自己或家人的选择耽误了。
阿文初中有个同学峰,家境非常好。初 中毕业后,拿钱进了师范学校,那时应该是叫“委培生”,也都是有名额指标的,不但要拿到名额,还要能出得起一笔不菲的费用。因为那时候考取中专的难度系数非常之大,不亚于现在高考的985。因为考取了中考就能包分配,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而”委培生“享有同等待遇,他同学毕业后先是分配到一个镇上的小学当老师,后来又调到城里最好的学校里,如今已是教育局的领导了。
同样家境很好的人,例如阿文的同事阿君,当年也是找人拿了户口的指标,又拿了进工厂的指标,结果和他一样下岗了,下岗补偿的那点钱,还没有他拿指标花的四分之一。
当年学习比峰好的阿文,下岗后,辗转换了几个单位,如今在老家门口的一个工厂继续打工。不顺心的时候,他常常盘算着还有多少年能退休,可以不用交养老保险,还能拿点退休工资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镌刻在我们的生命里,或好或坏,终将过去!
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然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更激烈的时代,您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