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受关河、白水江切割,地形险峻、山势陡峭、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整个地貌景观分为岩石地貌景观和喀斯特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景观”用盐津话讲就是“假山洞”到处都是。
盐津县城主要有三处,一处在吊钟岩,一处在墨石沟,一处在花果山。
其中因为吊钟岩的假山洞看得见、摸不着,数它的传说最多也最神秘。
作为盐津县城著名的大山,吊钟岩就像一尊巨大的吊钟,从山顶一路倒挂在关河和整个县城的面前,形象地展露了盐津山势的绝壁陡峭。
住在县城街上的人家,地势稍微高一点,开门第一眼看见它,关门最后一眼看见的也是它。
建城一千多年,吊钟岩如同群山中的巨人,不声不响俯瞰着世代盐津人烟火相传。
传说最多的假山洞藏在吊钟岩半山,不管你站在哪个方向,只要看得见吊钟岩,假山洞就像那只懒洋洋的眼睛,挂在吊钟岩肚脐上。
By:ivison21七十年代,关于吊钟岩假山洞的故事主要有两个版本。
有一个采药人,吊着绳索进到洞里面。天啦说里面宽敞得不得了,比一个盐津街上都大。
采药人在里面转来转去转来转去,几天不吃饭也不觉得饿,等他跑出来回到家,家人惊恐万状,说他已经离开了一年。
“洞中一天,世上一年”把采药人吓得不轻,没过几天就真死了。
采药人究竟是谁?小娃娃们各有争论,有人说就是吊钟岩旁边黄家坪子的人,有人说是黎山张家沟人,有人说来自芭蕉窝的赶场坝,有人说是高桥村的郑家坝人。
这些猜想让我们对吊钟岩假山洞更加充满了好奇和想象:“比盐津街上还大,天啊得有多大啊,里面怕好耍得很哦。”
另一种说法,和盐水公路有关。
开山炸石的工人拴着绳子进到假山洞里面,说外面的洞口看着不大,但进去里面不小。
几个工人拿着长长的钢钎,准备在洞里打桩再往深处走。明明看斗泥巴地,但一根钢钎打下去,很快被“吞”得干干净净。接着再打一根钢钎,又瞬间被吞没,再打、再打、再打,一连七八根钢钎被吞完,工人们大惊失色逃出洞。
听说这几名工人后来也病了好几天。
就此,吊钟岩假山洞因为种种恐怖神秘传说被搁置到半边。
花果山离下场口远,那只能去探探墨石沟的假山洞。
夏天,盐津街上热得不得了,街上娃儿些上七道拐讨八月瓜,凡路过墨石沟都要去假山洞看看。
刚转到墨石沟一个弯弯上,一条陡窄的小路上去,离洞还有两三米就感觉凉爽。等爬到洞口,一股凉气让你三伏天冷得起鸡皮疙瘩。
慢慢爬进洞,里面大个斜坡坡。从洞口照进来的光亮,看见四周全部是钟乳石,有些大的钟乳石从顶上一直垂下来,尖戳戳的看斗有点害怕。
还有些钟乳石已经被人敲掉。
肉眼可见的范围也就百多平方,四周深处是黑黢黢的石缝。
环顾四周,发现洞子里还有烧过火的痕迹,灰烬散落在斜坡上,把几大坨钟乳石都弄脏了。
至于四周那些黑洞洞的缝隙里面,到底有没有路?到底通到哪里?女娃儿们从来不敢多想。
但怎么能阻挡盐津街上的男娃娃?
有一次,下场口八九个男娃儿,组成了一个童子军探险团,朝着墨石沟假山洞就出发了。
去之前我妈就觉得奇怪,咋个大热天二娃三娃把冬天的厚衣服都找出来了,“你两个杂种儿耍哪样名堂?”他们闭口不回答,随便刨了几口饭就去喊隔壁的兵娃儿、十娃儿、东娃儿、四娃儿、七娃儿等娃儿。
他们在七娃儿家门口聚齐后,拿着三四根木棍,神神秘秘就往坡上去。
聪明大胆的他们居然还做了几根火把。
进到假山洞,他们先点燃了火把,分两路往那些窄咔咔的石缝缝里面走。往上走不通,往下那条走进去20多米听见水声,地下可能通着暗河。
他们听着水声有点害怕,没有继续往下探索。
平走进去的这条路宽点,他们打着火把一路走进去很远。走着走着火把慢慢熄了。
带头的兵娃儿年纪最大,他转过来对大家吼“这里面没得氧气,我们赶紧出去。”他吼的声音在山洞头引起很大回响,娃儿们紧张兮兮赶紧原路返回。
这次探险除了肯定有条暗河和里面缺氧,没太多有价值的发现。
流传得比较长的笑话,反倒是他们回到洞口后。
或许是紧张,两个娃儿突然屎急,就在洞口处屙屎。
没有纸,拿旁边的树叶子擦。
树叶子嘛,你知道根本擦不干净。
刚刚擦完,突然有娃儿喊“鬼来了”,几个争先恐后就往洞外跑。刚擦完屁股的娃儿被洞口的树枝绊倒在地,手指头按到树杈杈戳得流了血。
另一个娃儿急忙喊他“赶紧放到嘴里掬一哈”。
他赶紧把手指放到嘴里掬。
突然又见他拼命吐口水,原来那只被戳伤的手指沾了屎,他放到嘴里才想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