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32702/94d3462b42a87273.png)
眼看就过年了,还有三天时间。谁能提起来过年的那种兴致?
过年就是张罗,张罗就是过年。现在过年也没啥张罗的,所以说也就没啥乐趣。
过年,其实就是过老人,过小孩。一年到头如果老人健康点儿,平安点儿,过年就过得舒服。小孩也是,一年健健康康的,没啥事儿,过年了和小孩子们在一起,闹闹轰轰的,过年就有意思,过年就是“闹”年。
老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如果在过年的时候,他们身体没啥大毛病,过年过的就有意思。过年吃好吃赖都不是大事儿,主要就是健健康康,和和气气的在一起,就图个团圆。其实我平时的时候忙忙乎乎,没时间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放下手头的活才聚在一起。有老人那是最好了,老人就是核心,兄弟姐妹们还能聚在一起。要不然,现在的人都是心烦躁,要不然就是懒惰,在家就对付一口,躺一会儿,稀里糊涂就把年过去了。
过年的时候,小孩儿来的时候,给点儿压岁钱。小孩子在屋里吵吵闹闹,跑跑跳跳的,大人们看了就显得有意思了。
现在过年,一般都选择在家里聚会,也就是一天的时间。现在吃饭也就是喝酒唠唠嗑,打麻将的都少了。也真是这样,就是不管大人小孩,不管有没有文化,识不识字儿,都看手机,都离不开手机。现在人真是的,好像离开手机好像就缺少了什么似的,离开手机就没啥乐呵事儿了。
今年也得买点鞭炮。小时候放鞭炮,都是个乐呵事儿。小时候的烟花爆竹没有太高档的,就是摔炮、拉炮,小洋鞭儿、钻天猴之类,现在小孩没有玩这些东西的了。现在的小孩胆儿也小,而且鞭炮也不安全,大人也不让小孩玩。过去小孩儿大年三十晚上提着灯笼,上邻居家找小伙伴儿玩。接完神之后,一玩儿就是大半夜。现在小孩也不出屋,大人也不给小孩做小灯笼了,更看不到小孩儿提着灯笼上街上去玩。
小时候过年,初五之前都在家呆着,初五才开始出家门。初五也叫“破五”,就是说,年基本上算过完了,有些“说道儿”可以不讲究了。现在的时代变了,观念也跟着变了。出租车就好像过年就讲起风格来,路上随便都能看到车,想打车特别方便。过去三十到初四基本没有车,你想外出都没有车。
过去日子尽管穷一些,但是早晚吃饭的时候还是要放鞭炮的,好像过年就要听个动静,是一种喜庆,放鞭炮就能避邪似的。现在好像是什么都不在乎了,过年吃饭的时候,有的干脆就是吃,鞭炮也不放了。元宵节的晚上,大家都出门到街上去看别人家放烟花爆竹,多半事是做生意的,有钱的人家,也都是盼望来年大富大贵。
正月十五一过,基本上就再听不到烟花爆竹的动静了,这个年就基本上算过完了。如果平时的时候,再听到烟花爆竹的声音,多半是财神爷过生日的日子。在财神爷过生日的日子,烟花爆竹要比过年这几天放的要多。
几年前,其实就在犯愁过年该怎么过?这几年过年也没啥新花样,就是买对联儿挂签儿,挂灯笼就这些事儿。
今年过年改变了点儿过法儿,给哥兄弟家办点年货,一起到超市逛逛。买点烟酒,三十儿晚上在父母家过,哥兄弟在一起喝点酒,唠唠嗑儿,陪陪老人让他们开心点,借过年的机会,也更好地尽尽孝道。过年不能光自己高兴,把老人放置在一边不管。
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平常日子也都过得不错,甚至也都比过去过年的时候吃的穿的要好的多。现在过年不知道吃什么好,难在怎么与平时有所区别,这是挺难的事儿。
过年怎么过好大年,除夕夜喝酒的时候在研究吧。真是有意思了,过去都盼年,现在愁的是有吃有喝过年却乐不起来,还要等过年的时候再研究来年过年怎么过?——这真是有点乱!
有吃有喝,过年却开心不起来。
什么原因?——难道都是好日子烧的不成?
哈哈!也许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