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好的故事》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这篇《好的故事》……”这不是课堂中的对话,这是学校附近的小区里。停完车,我眉飞色舞地边练无生上课边走。有个买菜的老阿姨路过,大概以为我不太正常,暼了我几眼,抓着布兜紧走几步走远,我这才反应过来。这样当众抱佛脚,当然是因为我要上公开课啦!
这个学期初,学校做教学大练兵计划表,六年级排在最后,我算了算,大概是在上鲁迅单元了。思来想去,我还是报名了《好的故事》。无他,因为这节课,在我心里最难。
这是整个六上语文书中,我唯一不看教案就完全没有教学思路的课文。想要敷衍过去容易,想要认真地上完,甚至上好,谈何容易。好在,我有足够的时间,我的身边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可爱的同仁们。
去年,我就用着浙江的阿章老师的课件,学着王崧舟老师的朗读指导手法,自己在班里上过一节《好的故事》;今年,来自浙江的田田老师给我分享了好几个教学资源。在听完这么多名家课堂以后,我把这次的教学思路定为:分析两个比喻,从“像一天云锦”,感受梦境的图案美(美的人、美的事)和颜色美(深深浅浅的红),从图案的绚丽多姿,引发孩子们对山阴道上景物人物动态的想象,从各种各样的红花色彩,感知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接着,从“万颗奔星”这个比喻着手,感悟梦境的无穷变化。
美美地朗读完这个美丽的梦境,再接着结合“阅读链接”和其他补充资料,让学生去分析,为什么作者会在“昏沉的夜”里,做了一个如此“美丽”、“幽雅”、“有趣”的梦,而这个“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又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除了给出其他文人对这篇文章的评价,我还补充了1925年的时代背景,小玉老师还帮我做出了鲁迅生平事件的时间轴,这样一点一点地添加,一环一环地修改,整个教学设计慢慢从枯竭变得丰盈起来。
终于一节课上完,我居然有了浓浓的满足感。我素来是个只知道读死书的人,在教学这件事上,我没有天赋,学得也极慢。但是,我能日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是我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