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哥嫂的委托,我给因患尿毒症的邱培英女士发起众筹。邱培英是嫂子的表嫂,今年34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现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进行透析治疗。
我们把信息进行转发和扩散后不久的某天,我的初中班主任,现年七十有加的胡保永老师,在清晨八点多钟发来微信语音通话,急切地咨询我的情况。”胡盼,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现在都还好吗?我往你家里打电话又打不进”我忐忑又倍受感动地说:感谢老师挂心,我一切都好。“那你的微信群信息是谁生病了,怎么回事呢?”胡老师还是不放心的语气询问。

我把帮邱培英女士代发众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这才放宽了语气“是这个情况,那我也捐100吧,表示一下心意”
17年3月,正是家乡的油菜花开得绚烂之际,我带着四个月大的晗宝回娘家小住了一个月。这期间,我陪年过八旬的伯父去母校东边中学参加伯父的捐书活动,在学校见到了胡老师,我惊讶的是早应该退休的胡老师却还在执教,老师惊讶的是,我居然手上抱了个小娃娃(≧∇≦)/,我想过很多种再次和恩师见面的场景,绝对不是今天这样的情景……这时老师居然从兜里拿出一个红包,我见此状立马想跑,想了想跑也好像不对。老师说:我给小宝的,一定要收下。”不,不能收啊。”可我却拗不过老师的执意……

在伯父的捐书活动之前,我们在食堂二楼的大会议室休息,王俊位校长跟伯父介绍说,胡老师是他请过来执教的,因为学校同时间段休产假的女教师太多。因为是代课,胡老师没有自己专门的小办公室,办公便设在会议室。“这里既宽敞又方便,开会我就把教案文本及资料收起来”老师很亲切地跟我们聊起近况,仔细一看老师的教案,除基本的备课以外,大多数是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习作摘抄本,老师的这几本习作,按班级记载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文,老师特意拿出我初二的一篇习作《我的奶奶》当众念了起来,看到老师深邃的饱含学识的眼眸,听到这久违的温文儒雅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四岁的初中时代,在老师眼里,我懂事,勤奋,好学,尤其是作文写的好,我是他引以为豪的学生。惭愧的是,我既没有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有所建树,也没有像大家期望的那样成为公务员或者人民教师。是我,是我辜负了老师的厚望,一想起这,我就有些愧疚。
在同一所学校执教的胡香娥,是我的同班同学,她跟我说起胡老师。“胡老师他一点也不像70多人的老人,学校每次组织的郊游,他的精力一个年轻人也比不了,爬山都不带休息的。工作上呢,那些大家不愿意多教的政治课,历史课,他主动去教务处请缨,把课程排得满满当当”

结束了短暂的假期,南下深圳不久后,正值老师的第二本书籍《站在祖国的南海边》刊发发行,老师给我邮寄来他的书,我看完之后,精神很受鼓舞,总觉得应该要为老师做点事情,我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陆续将《回忆铲籽》、《怪怪球上》、《秋来了》等文章打成电子文档,在我参与编辑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湖南写作微刊”上陆续发布,老师的文章,最高有近百人赞赏,阅读量将近6000次。老师考虑到我白天上班辛苦,晚上带娃劳累,多次打电话说不能再麻烦我打字,操心发布。对于那些赞赏过他文章的人,他记得的,每次别人有新作了,他总是马上赞赏回去,不记得网名和微信头像的还专门请我帮忙记录,还回他们的人情。

老师说他平生最怕的就是人情,所以他连六十大寿,七十岁过生日,都不会操办生日宴会,甚至有时会躲到外面去,吃一碗面。去年十一月,我哥嫂的新房进火请客,胡老师却亲自送来贺礼,父亲去请他吃饭也不肯来,回礼他也不收。
老师一直把我的伯父看成是恩人,他说他的父亲曾经受过伯父的恩情,所以他要铭记这份恩。说来也是缘分,老师还是我父亲的班主任,我哥哥的班主任。其实一直有一个事实,我不愿承认,实际上,我当年的学籍不在老师所教的班级,是我的父亲希望我能受老师的教诲,便跑去找老师,可学籍和班级是不能随便改的,老师却回答父亲说:你直接让胡盼过来我班里读书,我跟他班主任沟通好了,依旧是他班里的学籍,他班里的学生,只是在我这里借读。我一定会把她当成我自己班里学生一样对待。
踏入社会这么些年,别人在乎的是你走得远不远,飞得高不高,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你,过的好不好,生活累不累。毕业整整13年,我的老师还是会像今天这样关心我,询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老师的这份沉甸甸的恩情,我又该如何报答?只愿岁月温柔以待我的恩师,今年国庆假期,再来看望您老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