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疫情影响,公司要求不能出城,最好“两点一线”。身为宅男的我,听到这个要求,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出不出门没太大区别。
时间就这么过着,没几个星期,有同事就开始在微信上、朋友圈里各种抱怨,讲不能出去玩有多糟心,自己现在的生活除了上班就只能去健身房消磨时间,快要疯了。
我看看,自顾自笑笑,心想这样的人太渴望社交了,没有了那些朋友,不能出门玩,整个人都不对头了。暗自庆幸,我没有什么朋友,特喜欢宅家,就算出门也是一个人,戴好口罩四处逛,反正买东西不需要介绍,付款拿上走人就好,要去的地方也相当固定。
好景不长,逐渐我也发现,这种被动接受的单调根本不是主动要求的那种孤独能比较的。
起码的社交要求还是有,虽然自己不承认。上班就是最低限度的社交需求,特别是放开以后,自我隔离在家时间长了,再去公司,会发现同事都更亲切了,和他们聊天不自觉地感觉开心,话都要多讲很多;
这种被动接受的孤独单调的生活,心情怎么说都不太好,加上疫情原因在家时间越来越长。从一开始那种,无意中发现门一直处于晚上睡觉上锁状态而感觉惊讶,自己一天都没怎么出门了;到后来,发现除了吃饭,自己在单人沙发上坐着不动的状态维持了一天;又发现,每天很规律地吃饭、坐下已经超过一周了;
不知不觉中,心情不再有开心和不开心地变化,一个姿势维持很久也没有感觉。不同的是,思维由原来会进入一种思考状态,随后会有点灵感写东西,到后来偶尔会想点什么,跟能输出的东西逐渐疏离,再后来明知道脑袋里想得东西多,都是些没来由地焦虑和可有可无的东西,真正集中注意力想要提取点什么,却发现脑袋空空,一个字都出不来。
终于轮到可以去公司上班的时候,仿佛从那种任由时间流逝又不产生价值的状态里脱离出来,整个人又精神了许多。明白了那些同事抱怨的理由是什么了,人家不愿意沉浸在那种虚无的状态中,没意义又浪费时间,不能容忍自己所有的思想逐渐停止。要不停地运转,和人交流,出门游玩是让大脑运转的工具。他们需要的是不断输入,和不同的人说话,即使闲聊都好,不能让自己在痴呆的路上越走越远。
人说赋闲在家是享福,其实不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一旦脱离了社会太久,思想和性格都会发生改变,慢慢和外面的世界“脱节”。有人意识到的比较快,有人却如“温水煮青蛙”般,等意识到,却早已无法再融入社会了。
放开以后,病毒迟早是会和人类共存的,期待疫情变得不再那么厉害的速度可以快一些,让人们可以再次出门享受这个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