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
人们惯性把“忙”理解为“充实”
忙能带给你表象的充实
却未必能给你内心的充实
正如莎士比亚说的:
充满了声音与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小榕是个工作狂
她说: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
独立的女人最有魅力
她在职场上是女强人
可是下了班的她
却变成一副怨妇的嘴脸
她几乎每天晚上打电话和我抱怨
抱怨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她是个个性豪放的人
却被困在这个没有拓展
社交狭窄的工作中了
我说:做的这么不开心
没想过换一份工作吗
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做什么
但是忙起来总是没错的
女人就应该独立没错吗
终于她休了年假
我想这下好了
她可以随心所欲了
我也可以耳根清静了
没想到她整日宅在家里
抱怨闲下来也无事可做
我说:那你找点喜欢的事做
她还是那句话:
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做什么
直到她有了男朋友
却没想到她抱怨的更多了
抱怨男友陪伴时间少
渐渐的她变得很颓废
经常发些消极伤感的状态
她的孤独和空虚已经浮于表面
再难被她的忙碌所掩饰了
她开始无时无刻的等待男友的消息
工作到手忙脚乱的时候
也不忘拿起手机看一看
拿了奖金升了职也不开心
问她为什么愁眉苦脸
她说:男友半天没有和我说话了
从最初的漫无目的
到最后整日沉浸在等待男友的生活中
没有想过做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让自己从这种空虚中脱离出来
她的男友把日常安排的很充实
他对事业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并且热衷于自己的工作
对未来有着积极阳光的信念
日常生活也很充实
兴趣爱好很广泛
容易专注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他感兴趣的很多,小榕是其中之一
而对于小榕,唯一感兴趣的便是她的男友
小榕虽然看似充实
却没有自己热衷的事业
业余时间也没有兴趣爱好
于工作于生活
她都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
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也就没有办法取悦自己
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热爱的事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只能通过忙碌来麻痹空虚
只能通过他人来获取片刻欢愉
在精神层面上
她没有办法自给 只能向他人索取
一旦闲下来 一旦没有人可以依赖
这种空虚感又会浮于水面
而她的男友却是个精神上可以自给自足的人
他有自己热爱的事要做
并且从中获得丰富和满足
他在精神上不需要向别人来乞讨粮食
小榕和他相比,心态上就很被动
她经济上虽然独立
精神上却潦倒落魄
正如她总是要求男友无时无刻关照自己
这种行为也可以解释成:
精神上的行乞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人之所以困苦在于明明没有自己的信念
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我始终觉得人应该有件自己感兴趣的事
否则一旦遇到那个让我们感兴趣的人
便会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进去
让自己被动的活在别人的支配中
全然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只有做成自己喜欢的事
内心才能真正获得满足
在这种满足中确立自身价值和信念
才能获得由内到外的充实体验
当你拥有了这种充实
你对自身的作用就会产生认可
从而建立自信和自强
面对外界的纷扰
才不会被轻易干扰
面对周围的舆论
才不会被轻易左右
面对生活的巨变
才不会被轻易击垮
才能被称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
最近很火的剧《我的前半生》
片中马伊琍扮演的家庭主妇
整日周旋于老公、孩子和家务
她把家庭当做自己的事业
甚至成为她的人生动力和追求
一旦这个家垮了 她的人生也垮了
而我的朋友小C她也是个家庭主妇
当我们议论她无所事事没有追求时
她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深造
靠着兴趣吃饭 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当我们怀疑她被家务束缚时
她却和志趣相投的人谈笑风生
偶尔品个酒玩个乐器
偶尔浏览个名胜 即兴赋诗一首
同学聚会常常感叹:
潇洒如她
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可曾见她为别人而活?
她虽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
却比单身狗还自由自在
虽然岁月易逝青春不再
却比年轻人还热情饱满
曾经我们嘲笑她
年纪轻轻就嫁了人
在最美好年华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自由
被婚姻束缚,整日为老公活着
这可以称作一个独立的人吗
可如今我们对自由对事业的理解
已经不再是最初那样简单
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乐在其中 又能维持生计
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双重满足
这难道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独立吗
我相信这样的独立
是不会被世俗所摧毁所动摇的
我也相信这样的人
不管身处于何种逆境中
都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因为她知道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是什么
正如周国平所说: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要弄清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世上要做的事
并且认真做着这些事
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
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