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有一个关键是好奇,是呀,我在跟诊的时候,就有很多好奇,好奇老师为啥要用那个药,这个病人是哪里里不舒服,老师是怎么问诊的,每当这些好奇能有所解答时,就一点都不觉得一个上午三四个小时做到那里无聊的,可是我看书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感觉太多自己不明白没见过的名词了,信息量太大导致脑子来理解都来不及更不要说好奇了,便觉得有时候上课的时候度日如年。
研究生的老师都很希望我们能和他们互动,可是上了应试教育那么多年,习惯了套路和填鸭式教育,突然又要学会提问,是有难度的,好奇心是我保持天真和可爱的展现,可是在高压下,我曾经想起过一句好奇心害死猫,我就又没有勇气好奇了,那时的日子慢慢就失去了乐趣,感觉是遇见了萨提亚以后,欢欢老师的幽默和萨提亚的体验式学习的开放,慢慢有了勇气,好奇了萨提亚,好像就开启了一个好奇的通道,有一部分指责的小手手换成了好奇的小问号,还记得我在情绪旋涡里时,好像我更容易把别人的欣赏和鼓励还有好奇当成指责吧,毕竟那时的生命力快要匮竭了,也没办法给那个好奇的小苗提供能量了。那时的我自己卡在情绪里,我自己和我自己的情绪对抗,指导后来学习了后愿意接纳这样的自己了,才慢慢觉得一切又恢复原状了。
看见书里说要对话就要先妥善自己的情绪,并开启对自己的好奇和对他人的好奇,我便深有感悟。好奇也是有方法的和前提,感觉崇建老师的对话就很有智慧地开启好奇之路的方式。
来自家和公众号
关于“attunement”现象这大概和我现在科学家所研究的量子力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吧,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双方就是同频共振了,能量也就流动起来了,要想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也就容易了。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张鼎坤老师说的,构建家庭生命能量场,我们的动作、表情、语调,对我们身边的人都会有着影响,都是传递着能量的,我原来以为行为就是行为,好的值得我去学习,坏的我就尽力不沾染,学习以后才发现人的种种行为哪里是什么所谓的好坏就能定义的了。
最后书中说对话的目的不是满足你对对方的期待,而是在于对自己坦诚,对对方了解,这样大概就能做到昨天所说的让对方对自己负责,并且看到更对可能性。这块我的感觉是,每一次流畅的对话,都是对自己更多的看见与允许的过程,当我们对自己慈悲了,就有更多能量去了解好奇他人和这个世界,犹如孩童般的可爱和纯真也就绽放出来了,这也就是贝曼爷爷在做工作坊第一天就要告诉大家,我们是可爱的的原因吧,这句话触动我,我也听见过很多人被句话触动的故事。
来自家和公众号愿大家在对话和每天的生活中更了解自己去,能够体验悦纳自己,了解他人,开启智慧的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