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情我愿派佛说
情绪管理:出离与止观

情绪管理:出离与止观

作者: cd8a953f221a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08:06 被阅读26次
图:止观

伟大的哲学家小沈阳说过,这人啊,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如何不是深谙佛法,定说不出如此深刻的话。

佛主知道,人痛苦的根源,是对死亡的恐惧。由于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降临,所以,对死亡的恐惧最终转化为对一切未知的恐惧,深深地刻在了人类的基因里。

这种恐惧导致了人们情绪的波动,情绪波动又带来了各种痛苦。使得人们在六道之中不断轮回,永世不得解脱。

佛主说,只有跳出六道,才能获得解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只有掌控了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干扰,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佛主不是神,他不能把这些方法直接赋予世人。他只是一个先行者、探路者,他只能告诉世人,这些方法,管用。

佛主说的方法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两条:出离和止观。

所谓出离,简单点说就是要从你身体里分出一个自己来盯着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你不跳出来,就看不清自己。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生气的时候情绪爆发,歇斯底里,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你失控了,完全意识不到当时在干什么。等你冷静下来,又懊悔不已。

当局者迷,旁观都清,你自己虽然意识不到,但旁边的人知道你失控了。佛主讲出离,就是要你分出一个自己,来充当旁人的角色,帮你控制情绪。

止观又是什么呢?所谓止观,就是让你在面对一切现象的时候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稳定了,你的观察力、感知力才会上升,才能洞悉现象的本质。洞悉了现象的本质,才能解决问题。

这一点很好理解,每个人应该都体验过。比如当你专门致志心无旁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在你眼里,除了这件事,一切的干扰都消失了,你内心无比平静。这个时候,你的创造力、感知力往往是最强的,效率也是最高的。

我就经常体验到这种状态,当我专心码字的时候,即使旁边有人跟我说话,我虽然随口在应答,但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答什么。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这篇文字的构思里,心平如镜,思如泉涌,这些构思源源不断地转化成动作,让十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生成文字。

出离和止观,是情绪管理的两大窍门。从我个人的体验上说,把这个两个方法应用在生活中,让我获益匪浅。举个例子,我儿子小时候很调皮,经常干些让人气愤的事。以前我遇到这样的事,会无明火起,本能地去制止和批评他,如果不听话,我甚至还会动手收拾他。

自从了解了出离和止观的方法,我就再也没有生气过。他调皮,我会仔细观察他的行为以及导致行为的原因,然后直接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他就会立即安静下来。

这些方法用在与人沟通时,效果非常好。人们在沟通的时候,会本能地强调自己的观点,否定他人的观点。如果遇到观点不一致,很容易产生冲突。如果你掌握了方法,就能变成一面镜子,感知别人的情绪,并找到冲突的源头,进而解决矛盾。

不止如此,如果你随时让自己处在出离和止观的状态下,还会获得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上帝视角。

获得上帝视角,就达到了道家追求的境界:逍遥。

相关文章

  • 情绪管理:出离与止观

    伟大的哲学家小沈阳说过,这人啊,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如何不是深谙佛法,定...

  • 【心得感悟】:最安全的成功

    ★ ︻定慧等持,止观双运。定与慧同阶,止与观同阶。定是止之果,止是定之因。止而后有定,定因前止颤。慧是观之果,观是...

  • 复盘会2018.1.14

    1.刷新了我对情绪日记的看法,不单止写来源、价值观,应该加入需求,是正向的。这样才有助于管理情绪。 2.倾听时,除...

  • ~鼎然~金刚藏群开示2017.12.10@

    修行不外乎止观,不止即观,不观即止,或止或观,或止时观在止,观时止在观即止观双运。 何为止?不是什么都不想就是止,...

  • 佛法修证精华(13)

    观想的定力到了,白骨化光的境界定住了,这就是止观,这个境界定住了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止观。故知观想与止观的差别在...

  • ~鼎然~金刚密修群开示(2017--12--10) - 草稿 -

    鼎然师父开示。 修行不外乎止观,不止即观,不观即止,或止或观,或止时观在止,观时止在观即止观双运。 何为止?不是什...

  • ~鼎然~金刚藏密修群开示2017.12.10

    鼎然师父开示: 修行不外乎止观,不止即观,不观即止,或止或观,或止时观在止,观时止在观即止观双运。 何为止?不是什...

  • 止,观二种禅法的关系问题

    止,观的实质是涅槃道,止就是观,观就是止,但存在的不同在于修行的注重不同。 本文是与贤友万里青山行的谈论整理 贤友...

  • 及时止损,情绪管理

    脑子里模糊的有个词,及时止损,明知山有虎,怎么还偏向虎山行,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才是聪明。 产后经常会没有征兆的泪奔,...

  • 鼎然2018修行篇:止观论

    鼎然2018修行篇:止观论 Saṅgha:संघतिपाई 修道之人修止不能执止,修观不能观观。何故?止能不生...

网友评论

  • a57c8959b88c:道理是这样,做起来太难。那些知道会以怎样的方式离世的人对死亡的畏惧一点也不会减少。
    cd8a953f221a:@苗苗一定会瘦 你说的都是实际情况,这是个必经的阶段。
    a57c8959b88c:临终关怀我们是想做,但是问题很多。也有一些专家、慈善家在探索,建立了“宁养院”之类的机构。国外的临终关怀除了医生、护士、护工之外,还有神职人员、义工等等的参与,信仰其实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们的情况是:病房不够用,走廊都加床,像菜市场,连个安静一点的地方都没有;医护人员不够用,高强度长时间工作,能把医疗工作做完都困难,不要说还要做心理疏导,自己都需要疏导了;绝大多数的家属会要求医生隐瞒病情,病人连基本的“知情权”都被剥夺,更何况要他平静面对死亡!这个才是最大的困难,地方可以找,医护人员可以招,技能可以培训,可是国人对疾病与死亡的认识、对人权的认识、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识都太片面了。“对病人隐瞒病情”,这个真的是很ZG特色,不想吐槽了。
    cd8a953f221a:@苗苗一定会瘦 你的有些病人会这样想吗?我觉得你们医院在临终关怀这一块还有很多事可以做,你可以研究一下这个课题。对于必死之人来说,平静地离开是种幸福,可是你们大多数时候做不到让病人平静地离开。
  • a57c8959b88c:其实,我觉得你女儿更调皮!:joy::joy:

本文标题:情绪管理:出离与止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ce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