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商人的地位不高。士农工商,商排最后。
马克思的这句话被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真理:资本主义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我不敢说马克思这句话绝对错误,但起码,他对商人和资本的偏见是显而易见的。
自古以来,商人不受待见,恐怕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商人不参加“劳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坐享其成,是对劳动者的剥削;
二、商人唯利是图,品德不符合大众审美观;
三、商人没有国家概念,打破地域限制,不符合统治者利益。
其它原因都可以归到上述三条之中。
我们“情愿派”认为价值观是多元的,一般不参与价值观的争论,所以对第二、三条不讨论,只讲第一条。
农民种了菜,为什么不自己挑到市场上去卖,而要用相对较低的价格卖给菜贩子?
因为一,卖菜需要时间,时间也是成本;二,他不知道行情,觅价需要成本;三,有卖不掉风险。
所以,绝大多数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会专心致志种菜,宁愿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菜卖给菜贩子,也不愿亲自去卖菜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
那么菜贩子(商人)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凭什么中途转个手,就能在其中赚取差价?
因为他掌握了信息,而这些信息分散在市场的角角落落,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是市场的灵魂。
市场,是连接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市场的灵魂,是满足需求。
如果没有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谁能满足,生产者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更为关键的是,在确定价格的问题上,双方都会处于盲目的状态。
商人重要的作用从中体现。商人收集信息,知道人们需要什么,然后将信息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只专注于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某种商品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商人就会提价,以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同时,这样的信息也会传递给生产者,刺激生产者加大对该商品的生产投入;当生产过剩时,商品没人买,商人只能降低价格回收成本,信息同样会传递给生产者,使生产者降低产出。价格就在这样来回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达到平衡。
这只是市场运行的一个小小的例子。人们千奇百怪的需求,都是通过这一机制得到满足。
商人积累了一定资本,就成了所谓的资本家,他可以利用这些资本自己投入生产,或者投资别人的生产。
商业是高风险行业,因为人们的需求是变化的,并且这些变化是不可观测的。商人们用自己的资本作赌注,赌对了,赚;赌错了,赔。是赚是赔,只取决于一点:是否满足了消费的需求。
换句话说,那些赚大钱的商人,都是因为他们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马云是这样,雷军也是这样。
很少有人讨厌马云和雷军,但很多人讨厌房地产开发商,讨厌炒房团,我认为这些人的逻辑是不能自恰的。因为前者和后者,都是同一类人。
那些憎恨房地产商和炒房团的人,认为房价是被他们炒高的,自己买不起房,他们应该负主要责任,这是搞错了方向。
房价高,是因为买房的需求高,房源供应低,供不应求的必然结果。要想降低房价,办法只有两个,要么大家都别买(降低需求),要么多建房(增加供应)。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指望政府出台政策降房价,是违反经济规律。限价、限购、征重税、打压炒房团、出台房产税……这些政策统统达不到目的。因为决定价格的唯一因素是供求关系,无它。
房价高,不能怪商人,他们只是信使。他们带来了坏消息,但他们不是坏消息本身,杀了他们,也不能阻止坏消息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