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大一统:前世今生
第七个因素:大一统的经络、骨骼与魂魄
大一统经过两千年的发展,有一套极为完整、系统的庞大体系,以至于老外后来研究都拍案称奇,认为堪称完美。这个全景图此处从略。
本文只讲关键要害。
为什么不是分封制继续大行其道?为什么不是希腊当年的城邦联盟?为什么不是西方常见的联邦制?同样是集权,为什么和西方的集权国家结构全然不同?
何谓大一统的骨骼?
春秋战国各国志在图强的变法,基本上都有较为浓厚的法家色彩。当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虽然大家在中小学学了很多年的历史,虽然很多人历史几乎考满分,虽然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一直到考上北大清华,——可悲的是,你像“法家”这种概念,他除了背教科书里几句僵尸一样硬梆梆毫无认识含量的套话,几乎一无所知。
历史书上写的那几句话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远远没有讲清楚法家到底为何物(可能历史老师都讲不清楚)。这个只能叫历史的睁眼瞎,拿着高学历的高级文盲。
商鞅所在的秦国,此前一度被旁边的大国欺负。这些大家看一看侯勇拍的《大秦帝国》(电视剧),还是比较符合史实的。
秦国本来就比较偏僻、穷困,又屡屡被别人欺负,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所以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一个个体,有时你以为他是“富贵逼人来”,其实你不知道的真相就是——都是被逼的。
史书说,奋六世之余烈,就是说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历经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君王,直到始皇帝嬴政,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终于一统海内。商鞅变法就是秦孝公时代的事情。
百度的东西和历史书差不多: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你看这段文字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你得到所有,你又什么都得不到。
写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问题在哪儿?
那既然是这样,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这属于另一种真实存在的可能。这是你思考历史的乐趣。
法家表面的变法措施上面都有了。但我要说的是,法家没有写进历史给我们看到的那一面:彻底打击乃至消灭商人,全体人民只拥有一种身份,平时是农民,战争时全部是战士,一切都需要通过战功获得,尽可能打击豪强士族,整个社会被高度组织起来成为一部疯狂的战争经济,整个社会经济全部被管制,施行极为严苛的法令,——大家看到这些情形是不是有些眼熟?
是的,明白来说,就是很像古典版的军国主义。当然,我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军国主义,但是整个秦国确实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成为最厉害的战争机器。
我不认为它是军国主义。那它是什么?我不定义。我要说的是透过现象要捕捉商鞅这一套最核心的内在本质——这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权,战时共产主义。
历史迂回前进,秦二世而亡,汉帝国伊始,还是搞起了分封制。直到后面推行推恩令,再度实现彻底的中央集权。
主席眼毒,直言:“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神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犹行秦法政,《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关键是“孔学名高实秕糠”与“百代犹行秦法政”。
一言以蔽之,法家从此就正式成为历代君王治国的不二法宝,是谓大一统之骨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