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在你学会了独立后,还要学会适应孤独很小的时候习惯躺在妈妈的怀里入睡,渐渐的有了一间房,一套房,离妈妈也就远了;从孩童记事时起,到渐渐步入社会,一座城又换一座城,离家也就远了;孤身在异乡漂泊,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学会把生活过得更精彩。
做独立的自己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到了大学才算远离父母,而我从3年级就开始了学校寄宿生活,不是不愿意贴着父母,只是农村的各种条件的限制罢了。
第一次自己去学校,需要挤半个多小时的中巴车,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坐错站了;第一次住学校,找不着打热水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在食堂吃饭,晚上睡觉也是十几二十个人睡大通铺,第一次彻夜难眠……
这些第一次都渐渐过去了,在学校上课、吃饭、睡觉、打水也都成了常态,还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管理零花钱,也不会经常有睡不着觉的时候了……
小学初中是在一个中心学校念的,每上十天课放四天假。因为这所学校是整个县城出了名的农村学校,所以学生遍及了周围的好几个乡镇,两个星期联合是为了方便众多的师生。就是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我开始习惯了没有家人的陪伴。
高中是在县城的重点中学,几乎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累的让人透不过气来,上一个月放两天,在学校周末也只有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种枯燥,漫长的生活更加能锻炼一个人的独立性,你得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怎样提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备战高考。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家里人努力地劝我报考省内的大学,而我却偏偏选则了一所离家1600公里的内蒙古的大学。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总会想着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见多了"小桥流水人家",就会梦想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者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吃惯了大米与辛辣,就会想尝尝面食和清淡。在这里,有着许多有别于南国的人情世故。
刚来的时候还是会很想家,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一口习惯的饭菜也吃不着……慢慢的也都习惯了。
在你学会了独立后,还要学会适应孤独要学会适应孤独
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独立就免不了孤独,所以要学会适应孤独,甚至去避免孤独。
广交好友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把自己的时间和小伙伴放在一起,去做一些觉得有意义的事,孤独感就不容易窜进你的心房。找到一两个可以掏心窝子的朋友,互相分享你们的喜怒哀乐,这个世界也还是非常美好。
然而,宿舍里前一秒还有几个人在讨论着,后一秒发现就只有你自己在守着空荡荡的宿舍,这种避免不了的孤独来了……
下雨了,撑着一把伞晃悠在街道上,从身旁经过的都是情侣共同分享着一把雨伞,而你的伞是在为谁撑开?
有心事了,自己默默地藏着、掖着不告诉别人,认识的也都是路人而已,你以为会有谁过来猜你在想什么?
孤独感不分时节不分场合,做一个独立的人就要先学会适应孤独,再去克服孤独感。
"怕什么孤单,学会了勇敢,反正他也不会替你分担,之前没有你,也一样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