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开始带小小宣开始了亲子班,原本是因为小小宣八月后出生,幼儿园入园要晚一些,在这个空档可以让孩子慢慢适应集体生活,另外,也在上幼儿园之前给他点有意思的事情做。
可没想到几次课下来,我反而的从自身焦虑转换到对孩子和自己双方面焦虑。
前两年的放养政策是不是把娃耽误了?
由于我自己英语是死穴,所以对孩子的英语也自认为使不上劲,一直是放任的态度,会听一些英文儿歌但不会刻意引导或强调。以至于现在在亲子班小小宣表现出了些许对英语的排斥,不喜欢和外教互动、不喜欢听别人说英语,更不会开口说英语,还会在外教互动的时候直截了当的表达“别说英语了”。
看着别人家孩子单词一个个脱口而出,跟外教轻松交流互动,估计没有哪个妈妈能不焦虑:前两年的放养政策是不是把娃耽误了?
补习
情急之下,我搜罗了离家近的几个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开始为两岁半的小小宣谋划“补习”。可一圈试听下来小小宣根本不配合,完全不喜欢外教和英语环境。
完了,这下老母亲心存的最后一点侥幸被击溃了。怎么办?外面的环境不适应那就在家里培养,对于这种小年龄段的宝宝,外教也无非是儿歌互动学习,现在信息如此发达,线上幼儿英语app如此之多,还怕家里没环境吗?
经过一番材料、设备的准备之后,我决定把每晚“游戏+故事”的睡前环节调整为“英语儿歌+故事”,帮小小宣习惯英语环境。
收效甚微
几周下来,直接导致小小宣睡得越来越晚,我下班回到家也越来越忙,还好险把坚持了一年多的睡前亲子共读荒废了。
再加上焦虑老母亲求成心切,急迫强调让宝宝开口,反而让小小宣更加排斥,每次都大喊“不学英语”,不料,事情结果竟与愿违。
抓关键期也要适应孩子个体状况
孩子生理心理发育有关键期,抓住关键期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这一点当爹妈的应该都明白。但对于小小宣这个年纪的小孩不可能完全按照大人的设想来活动,所以一味地强调和逼迫根本不可能达到效果。
最主要的还是要让他觉得你是在跟他玩,这个“游戏”很好玩,让他产生“我也想试试”的兴趣。
尤其是语言,在开口前是无数遍的闭口听,不要急于强迫他开口,给他时间。另外,儿歌里的内容也可以用做平时的游戏,真的在玩中学,没有负担的学。
回顾初心
回想自己以前一直是坚持顺应孩子特点、寓教于乐理念的,所以小小宣很喜欢睡前故事,而且二岁半的他已经可以流利的对照绘本插图复述完整的故事了,这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也因此坚定的相信和执行自己的理念。
谁知遇到自己忌惮了十几年的英语后,我还是乱了阵脚,忘了最初的动机和想法,被周围环境牵着鼻子走了。
反思之下,我决定不再急匆匆,让孩子慢慢适应和接受,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来。但这也不代表任由孩子肆意任性,我会为他挑选适合他年龄段的、简单、有趣的素材,观察他的反应,发现他的兴趣点,不断调整内容和形式,为他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但尽量不让他察觉到任何学习的痕迹。
然后,等待…
等待他接受,等待他习惯,等待他主动开口,等待他说“我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