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54662/536469682bb42f88.jpg)
心灵鸡汤的浓度,被现实的社会越熬越浓。
甚至出现了扭曲。
网络上一时热议的“反心灵鸡汤”恰恰证明了心灵鸡汤存在的缺陷。
对于心灵鸡汤,有人不屑一顾的抛弃,也有人不赞一辞的汲取。
说到底,心灵鸡汤大抵就是一种暗示。
若是将心灵鸡汤和暗示划个约等号,那么你再回头想想,其实那些孜孜不倦喝着浓汤的人,也不全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
暗示这个词,是个中性词,大家也好理解,反正范围广的很。
人活在这个社会,离不开暗示这个博大精深的环境。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板叫你“好好工作”,这个时候,你就要飞速的分析一下你所处在的环境氛围,是在庆祝的酒会上,还是在办公室里单独的思想教育,而且时刻注意老板面部的动态变化,是急是缓,是深还是浅。
这就是一种暗示的力量,施者和受者都知道怎么回事。
至于心灵鸡汤,它所呈现的效果却不是那么激烈。
我的朋友M是个女生。女生在上海,做广告设计,每月领着7000多的工资,也就刚够她日常的开销。她有一个男友,是个富裕的小资家庭,钱对他来说不是问题。
令人无语的是,两人之间的问题,恰恰就是因为钱。
M是个开朗活泼的女生,但也是个要强的人。她的家庭条件一般,能有这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她的能力极限。她不止一次跟我说过,觉得自己就是攀了个有钱的男友。她的这种心理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女孩子找个有钱的男友不是挺好的么,关键男生也没有嫌弃过她,至少和男生聊天的过程中,我多少能感觉到男生的爱并不比她少。
两人每次吵架都是M扯出了钱这个问题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之前我一直以为是M在心底衍生出的自卑感。
直到某一天,她跑到我面前跟我说:“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当时我直接懵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咪蒙某本书里的一段话。而我意识到的时候,M已经换了个工作,据说工资比原来的还高。只是我们聊天的时候,她都有意无意避开了男友的话题。
再后来,我从别人那里听到了M有一段时间总是沉溺在各种心灵鸡汤里,也一直在为母亲筹集手术费的钱而烦恼过。
环境能改变一个人,这是实话。M一直在这种环境里所做出的行为,显然能够得到理解。然而,心灵鸡汤是给她打了一针,还是割了她一刀,唯有她自己知道。
心灵鸡汤不能改变你的现况,它只会在你和现况之间加了一条模糊的、缓冲的路。而最后的分叉路口,仍是取决于你如何走。
写心灵鸡汤的人,其实并不全是真的体验过什么淡定从容,或者迎难而上。这么一想,其实心灵鸡汤的出现有些狡猾。每个人都有困境,每个人都想轻松自如。心灵鸡汤只是把我们客观上的处境偷换成主观上的意境,达到一种催人奋进的错觉。从而让我们为了下一刻的冲劲,买了一次效果不明的单。
这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总会制定下一些大小不一的目标,你我都知道,这种目标很多都会忘记,但偶尔翻出来看看,总能让你有种闷骚的冲动。
在我的理解里,趋向于善良、美丽、幸福的事情,都是一碗可口的心灵鸡汤。而受落于黑暗、颓废、磨难的事情,也不过是一碗比较难咽的心灵鸡汤。
因为每一个心境的历程,都是一场心理暗示。
暗示你泰然处之,平和对人,或是暗示你千夫所指,尔虞我诈。这些不同的结果,皆因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导致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公平,让心灵鸡汤盛世蔓延。
看《雾都孤儿》的时候,我最能体会到这种巨大的压抑感。
在一间出租房子里,南希为了保护奥利费,和犹太人以及比尔·赛克斯发生争执。南希对犹太人说了一句话。
“这是我的生活,寒冷、潮湿和肮脏的街道是我的家,而你就是那个坏蛋,很久以前就把我赶到街上,并让我日日夜夜,日日夜夜地待在那儿,直到我死去。”
如此之大的不公平,也没有完全泯灭南希醒悟过来的正义感。救助被拐走的儿童。直至她最后被自己心爱的男人(比尔·赛克斯)杀害时,她跪在地上,依然能低声地祈求造物主的慈悲。
作为扒手的南希,还能如此富有正义感,也许在那个时代里,还有一种莫名的力量令她不至于堕落到连人性都没有的地步。
当然做贼是不对的,然而自我救赎,往往都是苦难者的唯一刑场。
由此看来,心灵鸡汤的形式不仅仅只局限在文字上。它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场对决,也可以是整个时代的大环境。
心灵砒霜,是心灵鸡汤的对立面。两者之间有着现象级的差别,但本质上都是一种暗示人们向前冲的特点。
所以,感觉这个世界冷漠、功利、浮躁的人,无一不是他们的心还没有寻找到一片“安全”的落脚点。
世上的不公多了去。有人为了成功,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甘愿出卖肉体的女性,也不过是为了生计。就连上学的时候,班级里优等生差等生的待遇也截然不同。
没有办法,这个世界就是有太多让你不适应的事情。
若你感觉到心累了,不妨看看书,出去散散步,找两三个朋友喝喝酒,聊聊天,疏导堵在心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跨不去的坎。
其实,我们是被心灵鸡汤灌着长大的。
显而易见的,从我们认字的时候开始,父母就教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再长大一点,他们教我们做什么好,做什么不好。再往后一点,他们引导你,分析这样做对你是有益还是有害。
这是最普遍的心理暗示,也就是在这种温和的教育下,我们的心灵在不断的得到升华。
但我更想说的是,看心灵鸡汤,倒不如让自己成为励志的一碗心灵汤。让自己更加的勤奋努力,将身边的人都感染。譬如,那个尼克武伊契奇,一个没有双手还能拥抱全世界的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碗心灵鸡汤,每个心灵鸡汤都是一个暗示,每个暗示都藏有一个真相。
就像《大西洋帝国》里面的纳吉说的一句话:“别让真相毁了好故事。”
真相是,世界是残酷的,而我们依然深爱着这个世界。
这难道不是一碗心灵鸡汤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