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亲戚聚餐,谈到现今小朋友的学业压力重,其中一个说了一句金句:初中以后拼的就不是智商,而是身体了。醍醐灌顶,当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不上进的人越来越少,焦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看了王健林的一日行程,不得不感慨富人的精力真的是无限,所以今天来讲讲精力管理。
精力和时间不同,时间过去就是过去了,精力用完了通过合理的休息是可以恢复甚至更上一层楼的,只不过我们要从传统的直线型休息模式转换到钟摆型休息模式。直线型休息就是一直干干干到不行了再休息,完全被动式,稍微恢复一点又马上再投入,就像手机电池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然后充了个5%就急急忙忙开机,基本就是半格电工作,长此以往肯定会减少电池寿命。电池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而钟摆型休息则是掌握节奏主动休息,并且把休息作为一种高效能的工作方法。忙里会偷闲也是一种巧妙的技术。就像一个钟摆一样,主动工作主动休息,你的钟摆幅度也会越来越大,精力呈现上升趋势。实际利用中可以从60分钟钟摆到一天的的钟摆,扩大到周、年的钟摆节奏,根据科学规划和个人的高峰低谷来制定自己的钟摆幅度。

除了工作中主动休息,休息的方法也很有讲究。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超过50分钟,有的研究说最佳间隔时间是每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我们不用那么精确,所以大概就是工作1小时最好休息10分钟,当然上网打游戏什么的不算休息,因为娱乐也是要耗精力的,站起来走一走做做简单的拉伸,和身边的人聊一聊才是更好的精力恢复之法。
如果有午睡的习惯,注意不要睡太长时间,否则进入深度睡眠醒过来精神会更差。一个精确的午休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先喝杯咖啡,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应该是200毫克;
手机设置25分钟定时;
开始睡;
25分钟一到马上起来。
喝咖啡是因为咖啡因进入你的血液循环正好需要25分钟。你喝完咖啡马上睡,25分钟之后醒过来咖啡因也开始发挥作用,认知能力是双重的提升。

当然午睡与否因人而异,我的习惯是中午运动下午精神才会更好,午饭不要吃太饱也可以避免下午的困倦。关于睡眠的问题,推荐一本书《睡眠革命》,其中提到一个关于R90睡眠的概念,就是以90分钟为单位进行睡眠,而不是普通的8-10小时制,最近正在亲身实践ing,有了反馈再和大家进一步沟通。其中还有一些关乎睡眠的tips: 侧卧睡向习惯用手的反方向,比如你惯用右手,那就侧向左侧睡。
管理好精力,提高单位时间产出,愿你我都有一个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