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阅读:《儿童的人格教育》
摘录:
有趣的是,疾病有时却可以改善儿童的性格。这里有个关于一位教师的次子的案例。这位教师曾经很为这个孩子担忧,却又束手无策。这孩子有时离家出走。他总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一天,这位父亲带他去管教所改造,这孩子被发现得了忧郁型肺结核。这是一个要求父母长时间悉心照料的疾病。这孩子最终病愈后,却变成了家里最乖的孩子。这孩子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额外关注,而疾病期间他得到了这种关心。他以前不听话的原因就是他感到自己生活在有才干的哥哥的阴影之下。既然他没有像哥哥那样得到家人的喜欢,所以就不断地抗争。不过,疾病使他相信,他也可以像哥哥一样得到父母的喜爱,因此,他就学会了用良好行为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感悟: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并不是疾病有时可以改善儿童的性格,最关键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疾病只不过是给父母创造了一个改善儿童性格的机会。)
疾病经常会给儿童留下难以消磨的印象。儿童对于诸如危险的疾病和死亡等事情,常感震惊和震撼。疾病留在心灵的印记,会在后来的生活中显现出来。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只对疾病和死亡感兴趣。其中一部人会找到发挥自己对疾病感兴趣的正确之道,也就是说,他们成为了医生或护士;但更多的人却一直担惊受怕,疾病的阴影在他们的心理挥之不去,严重妨碍了他们从事有益的工作。
(感悟:是有这个道理的。记得听徐文祥老师说过,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心理有问题的。难道不是吗?2011年,班级混乱,学生不听话,家里盖房子,事情繁杂。暑假前我就发现自己那段时间不对劲儿了:不想去办公室,不想见人,失眠睡不着觉,偶尔还有濒死感。怎么办呢?于是我就报考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在学习咨询师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对照教材进行自省。当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拿到了,我也成为了一个正能量慢慢的人,负面情绪完全消失了。接着我又报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进入深入学习。现在,虽然我还不能很专业地给别人做心理咨询,但我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父母要注意避免孩子在童年期间太受疾病的影响。他们应该让孩子对此类事情有所准备,避免他们受到疾病突如其来的打击。要给孩子这样的印象:生命纵然有限,关键是要活得有意义。
儿童生活中的另一个“暗礁”是跟陌生人、家庭的熟人或朋友的接触。跟这些人接触之所以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是因为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真正对孩子感兴趣。他们喜欢逗孩子开心,或在最短时间内做那些可以给孩子留下印象的事情。他们对孩子的高度赞扬,会使孩子变得自负起来
(二)
课间我在讲台上坐着,津津有味地看着路遥的《人生》。
诗诗走了上来说:“梁老师,三年级你还能不能继续教我们呀?”
我笑着回答:“那我还真不好说。”
前排的文文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忙对诗诗说:“如果我们运气好的话,兴许还可以让梁老师教我们。”
诗诗笑了:‘老师,我想让你一直教我们,一直到大学还教我们。”
我说:“听了你们的话,梁老师真的特别高兴,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在我觉得就是最幸福的了。”
文文又扭头给同桌可儿说:“我现在最喜欢上语文课了。”
真好!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