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薇薇 黄执中 周玄毅 邱晨 胡渐彪《好好说话2》
1秒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用以“角色推演”的方式,帮助对方集中注意力,产生有价值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让他们代入某个角色或者场景。问如果你是区秘你会做哪些事?
你要主动告诉对方,你需要知道的,是“哪个角度或场景”的“好不好看”。
比如,跳出伴侣的身份,换成客户的角度、同事的角度、长辈的角度,你可以问:“如果你是我的同事,你觉得,我穿这身衣服看起来专业吗?”又或者是:“以长辈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我拎这个包,会不会显得不够稳重?”
樊登老师在可复制的领导力有说,布置工作的时候要讲五遍,分别是:(1)领导讲一遍;(2)下属复述一遍内容;(3)下属谈自己对工作目的的理解;(4)下属谈自己对可能遇到的困难的预估;(5)下属谈有没有别的代替方案。
这种讲话技巧其实一点也不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你知道吗”——提出某个眼前常见的困扰。
(2)“想象一下”——畅想问题已经被解决的美好情景。
(3)“其实你不必想象”——这时候,你就可以把你的惊喜抛出来了。
高效讨论决定沟通结果
反驳对方的观点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让对方觉得是“你这个人,在否定他这个人”,而要尽量显得像是“某个观点,在否定另外一个观点”。想做到这一点,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自己站在对方的对立面,而是要创造一个“稻草人”,引述别人的观点,来提出反对意见。这样一来,敌对情绪就会大大下降,就算还是有不满,那也是这个“稻草人”去承受。
“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试着补充一个角度……”
(1)有些人既想要表现自己,又害怕出错,或者说害怕让自己显得愚蠢,所以会倾向于讲一些不会出错却大而无当的废话、套话、官话,比如“注意细节”“狠抓落实”之类。这类意见,毫无建设性,纯粹是想维护个人形象,而实际效果又适得其反。
(2)有些人觉得,既然是自由交流相互讨论,那就得言简意赅,加快节奏。所以他们会快速总结对方的论点,然后转而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过成本控制是个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
而总结性的“评价”,不管是批评性的还是转折性的,在对话的时候就意味着“终止符”,潜台词是“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接下来换我说”。在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氛围里,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打断对方的情况。
(3)与上一条正好相反,还有一种“点子杀手”的问题,是唯唯诺诺,什么都顺承着说,不敢挑战别人的观点。要知道,好的创意,往往来自意见的交换和激荡,纯粹的附和很难催生有意思的想法。所以,在大家一起想点子的时候,一味地顺情说好话,其实是在推卸责任,甚至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针对以上三个误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既言之有物,又不打断对方,同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呢?有的,那就是先肯定对方的想法“有意思”,再以“补充”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角度。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意思”既不是在说可行,也不是在说不可行,而是纯粹就“产生创意”这个要求而言,肯定对方是有建设性的。而接下来,你的观点是以“补充一个角度”的形式提出的,既可以挑战对方的观点,从而引发新的思考;也可以提出一个之前大家都没注意到的盲点,让你们的讨论更有现实性;同时还可以新开一个论点,把之前的探讨引向深入。
总结性的“评价”,不管是批评性的还是转折性的,在对话的时候就意味着“终止符”,潜台词是“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接下来换我说”
独特的思考?
问问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如果你在我这个岗位,你会怎么做?
对别人的讲话先肯定,讲的很好,我补充一点……
樊登老师布置任务的五步法
如何实践?
五步法抄下来,布置工作先明确目标,然后按五步法做。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