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情商高,应该是在让自己舒服的同时,也让别人舒服。而大部分人不明白的是,忍着内伤让别人舒服,也是情商低的表现。因为取悦自己,往往比取悦他人更重要。对别人负责,更对自己负责,让别人舒服,更让自己舒服,这才叫情商高。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情商的最高境界!双赢才是发展的王道! 上课时,学生读书,有时我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学生后面,朝讲台看,想象着学生看到我的样子。学生希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希望,这个人,有恒心,有修养,有智慧,面对困难,有更多的方法,他们很想和这个人交朋友。他们每天到教室来,就是想从他这里得到新奇,得到惊喜! 对于教师来说,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在书中,作者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关于教育目的的经典论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试想,让学生成为在各方面都能自动自发的人,这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作者结合良好习惯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处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如何培养合格的公民、如何让学生走自我发展之路、如何让学生形成生命自觉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心目中教师要追求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路径是的。在阐述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自动发生时,作者结合台湾的黄武雄先生的事例,提出了明确归向、分析方法、隐藏推理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的学习自动发生,比如让学生看到明确的目标,有合理的方法,能把控进程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作者认为,在学习中,有些事情必须有学生来做,否则的话,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学得很辛苦,但真正的学习很难发生。正如作者所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所有的教育行为必须立足当下,让学生在当下活得愉快、健康成长。这是真正的学生立场和以生为本,这样做也必然实现激发学生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目的。作者结合《读懂孩子》一书,就依赖、无意识、冲动这三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此外,作者认为,教师要对学习中的心理学、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等方面的常用理论有所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获得专家视角,不仅明白如何做,还能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有了心理学知识的装备,教师自然能更好地读懂学生,更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关于教育要回归常识的呼声很多。所谓教育回归常识,其实就是教育要按规律办事。教育要遵循两个方面的规律,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正如作者所说:种庄稼的人们都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收割。育人也如此,不仅要关注孩子生理发育的规律,更要研究其心理成长的规律,而且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只有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身心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才有可能给予正确的养育。家庭是教育的根基,教育的第一根支柱是父母。生育孩子的人,同时也许下承诺:热爱生命,教育新生命。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孩子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家庭环境既是一双无形的手,也是一双有力的手,孩子生活在其中,受其耳濡目染的影响,慢慢地就形成了与家庭环境相一致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品行。网络上有一段话,寥寥数句,深得父母认同: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我們对他批评过多;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我們总是挑剔他;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們对他有敌意和强制;如果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我們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如果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我們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如果把父母比作原件,那儿女就是复印件。现实中很多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不是不配合,而是他们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懂得孩子的心理,不明白该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才是有效的。我想,我应该做的就是多跟家长沟通、交流,教给他们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建议他们多看一些家庭就方面的书籍,不断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能力,让他们能从正面配合学校教育,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教师只有利用好家长的这股力量,才能使学校教育事半功正如作者所言,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教师个体所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因此,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拥抱这个变化的世界,要善于汲取他人的智慧,要善于向各方借力。教师要善于融合各类资源,赢得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教师要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来教育好学生。一是要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通过家校沟通来引导学生、家长、班级集体的共同成长。作者还就如何有效开展家校沟通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二是让家长成为课程建设者,可以让家长成为家长学习课程资源、家校共读课程资源、学校拓展课程资源这三个方面来助力学校课程的开发。!原理之5,目标导向的练习,结合针对性的反馈,对学习至关重要。原理之6,学生的当前发展水平与课堂中的社会情感和智力气氛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他们的学习。
原理之7,要想成为自主学习者,学生必须学会评估任务的要求,评价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进步,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作者梳理出如下7个与学习科学相关的原理,对于提升教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原理一,学生已有的知识会促进或阻碍其学习。原理之2,学生组织知识的方式会影响其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原理之3,学生的动机激发,引导和维持他们的心理活动。原理之4,要达到精熟的水平,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成分技能,然后练习整合这些技能,并且知道何时运用所学的技能。原理之5,目标导向的练习,结合针对性的反馈,对学习至关重要。原理之6,学生的当前发展水平与课堂中的社会情感和智力气氛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他们的学习。
原理之7,要想成为自主学习者,学生必须学会评估任务的要求,评价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进步,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是的,有老师说: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带两个班:一个是“家长班”、一个是“学生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炼,努力成为“明亮型”教师,需要越来越多的你我同行。想做一件事,就把它放在心里,一点一滴求进步,一步一步去完成。学会志远,远离浮躁,持之以恒,久必芳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