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初得宠的那个春天,她命人在廊下搭起了一架秋千。
1、
那一年的春色真好。她院门口被移上的两颗新树刚及抽芽,墙根上的一株芍药就果决地绽出了花苞。即使迎着料峭的早春寒也未见丝毫退缩。反倒是带着一种挑战的神气,要去承受它早已命定的一切。
她,闺名单字一个“宛”。宛如这个,又宛如那个,仿佛有着无限可能。可其中却又暗含着生命的宛转曲折。
小宛选择入宫的那一年刚过及笄。因为她受够了那间大宅里的生活。父亲是个京官儿,虽品级不高但握有实权,终日里忙于公务和应酬,少见其面。母亲则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却有着贵族式的势利。这是因其祖父官拜太傅,确有些荣宠。但奈何家中人丁不旺,在朝中也少有实权派,到了母亲这一辈就只能顶着祖上那虚有的荣光,内里仅剩一副空架子。当初嫁给父亲也不过是一场相互贪图的政治联姻。
故她虽是嫡出的女儿,却从未在父母那里感受到过丝毫的爱意。父亲的眼中总是冷漠,而母亲的眼中则尽是算计。在她的记忆里唯一对她好的是儿时的一位庶母。在那些冰冷难眠的夜里,曾有一位天仙般的妙人哼着小曲夜夜哄她入睡。那是她心中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没有了……
小宛天生一副傲骨,对人总是带着淡淡的疏离,这使得她很少有小女儿姿态。只是外貌天真纯良,娇憨可爱,显得十分出众。尤其是一双明眸善睐,极致灵动。她不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却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她从未想过要嫁一个举案齐眉的郎君,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初承恩露的那一年,她几乎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所想要的一切:重视,尊严……更重要的是宠爱。一个男人,对于她予取予求的宠爱,在于她这几乎就是爱了,令她难以抗拒。更何况这宠爱还不仅仅是宠爱,这是恩宠,可以带给她想要的一切。尽管那时候她还不懂,后宫女子的恩与宠都在身外,在母家,在鸡犬。而自己所承受的只是这永恒的牢笼与枷锁。高墙之内,没有天日,没有光。不过,在被宠爱的那一刻,她觉得很好,这许就足够了。
她喜欢现在的日子。天气晴好的时候,她便在廊下荡起秋千,飞得高高的,荡到最顶点。总是莲心在背后推她。
2、
莲心是内务府指派给她的婢女。那时候十来个婢女站成两排供她挑选。因为她得宠,是新封的贵人,所以总是有着挑选的余地。在人群中她一眼就相中了莲心,总觉得她和自己很像。大家都低着头,别人都显得低眉顺眼,只有她站在那里显出不卑不亢。还不只如此,后来她发现莲心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甜,那是一种特别清新,特别温暖的甜美。嘴角隐隐约约还有个梨涡,煞是可爱。
“莲心呀莲心,听着像是’连心’,心连着心……多忠诚,多贴心。可你的莲为什么偏是莲子的莲听着怪苦的。而且你笑起来这么甜,也不配这个名字,要不改了吧?我给你把草字头去了可好?”她曾这样问过她。
“回小主,这是奴婢的娘给奴婢取的。是娘亲留给奴婢唯一的东西了。”她是这样答的。一字一句都是凄楚和落寞,但莲心的语气却无甚起伏,脸上也没有表情。唯一透露的就只有坚定,意思是:不改。小宛听懂了,便没有再继续追问,也不再勉强。
“莲心你多大了?”小宛不愿话题冷下去又随口问了别的。
“回小主,奴婢今年十六。”莲心回道。
“那你比我年长,是姐姐了。”小宛说得那样理所应当,全然不顾主仆有别。
莲心却没有继续答话,眉眼间闪过了一道奇异的光。小宛没有发现。
3、
相遇,有时不仅仅是相遇。那是一个人的因,另一个人的果。是一个人的谋求和另一个人的命定。与小宛的相遇就是莲心谋求的结果。
新入宫的贵人不仅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还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姓氏,这激起了莲心本能的好奇。因为自己的满族姓氏是扎在心头的一根刺,时刻提醒着自己幼年的遭遇和母亲的死亡。所以,她提前收买了嬷嬷,将其划入内务府送去新贵人宫中众人的名单里……
只是在抬头与她眼神交汇的那一刻起,没有只言片语,她便确定了,只因眼前的人与自己是那样相像。是了,就是她!在自己被逐出那座宅院之前,她曾有一个名叫小宛的妹妹,尽管她并没有资格这样称呼,只因她不过是侍妾所出的庶女。但这双美丽的眼睛她绝不会认错,这世间再不会有第二双……
4、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她只要想荡秋千了,莲心就推她。一上一下,忽高忽低,她看着院儿里的芍药一天天的盛开,看着门前的新树也枝繁叶茂起来。她对莲心也越发依赖起来
君王是一个对后宫慷慨的君王。是的,对谁都一样,一样的慷慨。而感情上的慷慨,就是多情了。可是,君王的多情总好过无情。因为他的情,是所有人的恩露,披泽着芸芸众生。
小宛自小就能懂得人情凉薄,所以从不做过度的奢求,对人也少有依赖之心。人与人之间在她看来不过只是互利互惠而已。这样的早慧源于她的家教,当然也有一半的天赋在。不过再凉薄都好,对于男女之事她毕竟是头一遭经历。少女的天真与好奇,还是占了上风。当他满目柔情地望进她的眼眸时,她是满怀着真心的,也是本能地在期待着真情。怀春的少女,哪还能指望她们有更多的洞见与清醒呢?
可是,日子长了,再天真的人也能明白过来。因为君王的爱是那样的稀薄,那样的缥缈。毕竟他的心是用来装江山的。一夜春光旖旎,有时透支的是数月的等待。后宫的寂寞,是万籁俱寂,是寞然如雪,几乎可以将人熬干。她,毕竟聪慧,尝过滋味也就明白过来了,君王的恩宠最是凉薄,轻过这世上的一切。
每每在那些最寒凉的夜里醒来,陪在她身边的总是莲心。她觉得莲心的出现就是一个礼物,是上天怜她在这世上伶仃寂寥,无所依傍。
5、
小宛这一宫的主位身居嫔位,家世显赫。属于那种不很善良但又不甚恶毒的人,又有着贵族的自矜自持,不大看得上旁的什么人。虽平日里对小宛没有什么照拂,但也少有为难。大家心中虽各有心思,但表面上相安无事。不过这一切的平静终究还是会被打破。
次年端午刚过,小宛便有了身孕,皇帝高兴,进了她的位份,荣宠也更胜从前。如今她成了嫔,可当一宫主位了。皇帝便将这一宫都赐予她一人居住,以她身子不便为由将原来的主位迁了宫。这是大事,却上不了小宛的心。她乐得轻松,毕竟现在肚子里孕育的这个小生命才是她的头等大事。
怀孕初期一切如常。除了变得慵懒、嗜睡。小宛几乎将一整天都耗费在睡眠上而不醒转,但醒着的时候她还是喜欢去秋千上打发时光。还是莲心推她。而她比从前更依赖莲心了,信任她甚至超过了自己的陪嫁婢女索尔。索尔虽稳重、妥帖,但莲心之于小宛却有着一种谁也无法替代的亲近与温暖。
不详的预感出现在初雪后的一天。一道尖利且猥琐的目光划过小宛的面庞,带着下作的探寻……一个不熟悉面孔的小太监被莲心当场截住。小宛几乎在同时就反应了过来:怀孕,在后宫中可是件大事。都是些被寂寞缠绕的无聊女人,在这样难耐的寂寞中,不争不斗,何以聊生?更何况是这个孩子的出现抢了人的风头,抹了人的风光。
但后宫这些女人们的小伎俩总带着些闺阁气,难等大雅之堂。不过是一剂落子的汤药,莲心替小宛挡过了这一劫,细心而又果决。
不过,小宛很难过,因为索尔背叛了她。当汤药验出问题的时候,小宛满心满眼都是不可思议。她是那样信任索尔,听凭她照料着自己的所有饮食,而莲心却告诉她前几日曾撞见过索尔和那个小太监……信任是把双刃剑,这一次,割得小宛心痛难耐。她来不及分辨索尔脸上的惊慌与恐惧,就任凭皇帝处置了她……
幸好孩子有惊无险,小宛这样安慰着自己。可是索尔连同那个失了势的嫔一起,已将恐惧种进了她的心里。
6、
自此小宛便愈发小心谨慎,更专注于静心养胎,连秋千也无心玩儿了。
自索尔被处死以后,小宛便越发依赖莲心,信任她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生产的过程是艰险而惨烈的,是莲心一路陪着她,直到她平安诞下一个女婴。
得了一个公主,皇帝倒是挺高兴,是那种新生儿诞生父亲都会有的喜悦,不太多也不太少,毕竟他又不缺儿女。但皇帝对小宛还是偏爱的,这个女儿眉眼像极了母亲,也格外招人怜爱。赏赐如流水一般进来,皇帝过来也勤了不少,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不得了的恩也是非一般的宠了。可小宛却有些忧愁。一个女儿,像极了自己,又生在皇室,将来终是一颗棋子,身不由己,不过是看被用在何处罢了……
但这样的担忧在女儿开口说话的时候,早就被忘到了九霄云外。孩子,是这样的可爱,又生机勃勃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更何况又是自己的孩子,小宛对她的爱是本能的,是从心窝里满溢出来的。每天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看着她就觉得心满意足。可出人意料的是莲心,她对于孩子的爱,有时让人觉得更甚于小宛这个生身母亲。得空的时候就哄着就抱着,还总哼着歌哄孩子入睡,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孩子的乳母……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轻快,一转眼,女儿就已是蹒跚学步的年纪了。这里蹦蹦那里跳跳,一个看不住就不见了踪影,不知跑去了哪里……夏天跑进了院子;冬天又跑回了屋子;春天躲到了树后;秋天爬上了秋千……她荡啊荡,荡啊荡,她荡到了秋千的最高点。只听“咔”的一声,如同奏响了哀乐……孩子,如同一片秋叶一般坠落了……
无法承受丧女之痛的小宛,也没能熬过那一年的冬天。她临终前握着莲心的手交给她一个木奁,里头放着她的陪嫁,她对莲心说的最后一句是“你要好好的”。
7、
莲心也去了。
在小宛出殡的第二天,只用一根最粗陋的麻绳就将自己吊死在了小宛生前最爱的秋千架上,怀里揣着妆奁夹层里的一封信:
“不知我可否唤你一声姐姐?你又是否还记得我?我记得你曾反复哼唱的小曲,幼时庶母也曾用它哄我入睡。怪我,没有一早认出你,你离家时并不是这个名字。如若可以,我还是想替你把草字头去了。即使不为姐妹连心,也想为你抹去些苦楚。妹 宛”
这封信不知何时写就,却是在孩子出事前便就想送出的样子。
是了,不过是一岁的差距,为何在她心里妹妹就好像是永远不记事的模样。若非当年嫡母善妒,构陷母亲与人有染害死了母亲,后来又将她小小年纪就送入宫做了侍女……这些年,她也不会受尽苦楚,心中也不会藏了那么多委屈,埋了那么多恨。
“今日一切真当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哈哈哈哈哈”莲心笑得癫狂却止不住满面的泪水。这正是她当初所筹划所谋求的不是吗?从她踏进这座宫殿的那一刻起,自她认出小宛的那个瞬间,她就已经决定要从这个女孩儿身上讨回原本属于自己和母亲的一切。她要报复!将嫡母所欠的债报偿在她女儿身上。
可是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从她握着自己的手叫莲心?还是从自己推着她荡秋千?是从她第一次管自己叫姐姐吗?还是……记不清了。这宫墙那么高,冰冷得日子日复一日……也许就是在那些她们只有彼此做伴的日子里,自己看着她笑,看着她愁,看着看着,就把心都看软了……
“可我没有忘记,忘记母亲的仇恨和自己的苦楚。”莲心反复说服着自己。为了复仇,她甚至,甚至不惜陷害了索尔……
从一开始就没有落子药,小太监动了手脚的是秋千。她亲眼看着那个宦官松了秋千上的环……不仅如此,她还趁四下无人鬼使神差地动手松了秋千的另一边……
后宫里的女人可没那么善良,从一开始,那位失了宠的嫔就没打算让小宛活着。而莲心想,自己最多不过是将计就计,只要小宛一坐上秋千这一切就结束了……可谁知仿佛天意一般,之后小宛就再未上过秋千。
但索尔是善良的。一场阴谋就此成了合谋,看进了索尔眼里,可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告发而是出言提醒……因为,她相信莲心也是善良的。
以落子汤药陷害索尔,是莲心临时生出的念头。那时她被复仇给蒙住了心,也被恐惧给牢牢地攥住了,那样想了就那样做了……利用着小宛对她的信任,一切都顺利地过分,等她回过神来一切早已成了定局……善恶有时真就只在一念。她对不起索尔,她心里清楚。从索尔被处死的那一刻起莲心心里的仇恨就被悔恨与愧疚取代了。她也彻底清醒了过来,原来自己不曾真心地想害任何人……
“我后悔了!我后悔了!真的!索尔,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对不起!该死的是我!是我!”莲心恸哭太过,仿佛双眼都失了焦。但下一刻又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竟笑出了声。
“我都已经忘记了,忘记了这秋千,这该死的秋千!这究竟是谁的报应?……哈哈哈哈哈”莲心笑得仿佛已然失了心。
“真是求仁得仁!上天让我用自己最不耻的方式背上罪孽……早知如此,早知如此……妹妹……我的妹妹……我配不上你的一声姐姐……”莲心几乎已哭不出声了,哑哑的呜咽宛如一曲挽歌。
次年春天,秋千架旁长出了一株碧绿的双生藤,它们彼此缠绕,彼此依偎,生机勃勃,仿佛春天从未离开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5092/b17cc48d984afc8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