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草

作者: cf37133b6b4d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1:21 被阅读84次
    拔草

    周末女儿告诉我要跟好伙伴去大悦城拔草。我满脸疑惑:大悦城不是商场吗?哪里来的草?她笑我老土。我这才恍然明白,原来她们是想逛街购物。

    “拔草”这个曾经老土得简直能腻死在泥土芬芳里的词,时下已然替代了城里人曾经洋气范儿十足的“shopping”,或者表达一切愿望实现的满足感。一下子去除了“买买买”的铜臭味,而用委婉又接地气的“拔草”芬芳取而代之,更赋予了劳动光荣的内涵。真的很佩服第一次创造性使用“拔草”的人的智慧。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草,对于农民,犹如鲁迅对于学生一样让人头疼,让人憋闷,让人无法回避。

    当我牵着小羊,漫山遍野带它去吃草的时候,多么希望眼前一片茫茫尽是草原。

    当我大热天蹲在庄稼地里,眼前那一株株比我还高的杂草,将幼小的庄稼苗淹没,而它们,在风中对我奸笑,肆无忌惮,尽显招摇,我多么希望自己有神功,一口气吹灭所有的杂草,又不会伤害无辜。

    《草》几乎是人生中学习的第一首古诗,第一次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欣喜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不理解其中蕴含。白居易十六岁作此诗,便对草的生命力的韧性理解地如此透彻。草,在石缝间,泥土里,峭壁上,房屋顶,任何可能存活的空间里,默默生根、发芽、疯长,野火也只是易摧其叶,难灭其根。随后它借着春风,又得意重生。此后人们常借此诗句赞颂人生,隐忍而又坚强不屈……

    如今社会早已消除了阶级,讲求人人平等。但没有权势、没有地位、没有财富的人仍然谦称自己是草民、草根,这其中有自卑,也有调侃。区别于主流文化、御用学科的严谨古板,草根、草民作为社会最庞大的团体,为了更好的生存,不断发展和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形成了草根文化。根植于社会、民间,比主流文化更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硕果。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将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将我紧紧拥抱”。

    野草具有最平凡又最坚韧的生命力,野草离不开阳光、水和大地。野草时而散漫无羁,时而抱团锦簇,看似草木无心,但却一岁一枯,生生不息。不与花比香,不与树争高,野草无声地植根于大地,野火也将其摧残不绝。

    人的欲望,犹如这生生不息的野草,每实现一个,就“拔草”一株,甚至一片。带起一缕泥土芬芳,滋润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拔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du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