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的,都想“师生和谐共处”,但这只是理想,现实很“骨感”。
我们一直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教师,传统的职业是“授业解惑”,学生迟到、偷懒、不认真听讲、完不成作业……都可以惩戒。
发展到今天,教师的职业角色大大地“丰富”了。随着学生要学的课程多样化、学科内容的深化,生活竞争对于学习成绩的要求提高,而且,“一家一个孩子”偏多,家长的宠溺期望增大,现在的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得兼顾方方面面,像学生学习上的心理疏导;抵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学生成长中的大问题。
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教师职业范围不好界定。社会、家长向教师要成绩,另一方面,教师承担的角色太多,尤其是班主任,ta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可能让家长都满意。不满意又不讲道理的家长,容易对教师威胁,甚至打骂,甚至施压学校对教师做出惩罚。
不可否认,现在的教师是弱势群体。几乎所有认真负责的教师,多少都有一腔委屈。如何看待教师的“惩戒权”?
对待“惩戒权”,教师应该理性看待,始终抱有距离感。可以尝试一下几种方法:
第一,教育学生有多种方法。最理想的应该是“唤醒”,唤醒学生内心向善、向美、向真,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惩戒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惩罚,非到必要时不用或慎用。
第二,家长应该有系统的培训。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宾馆服务员、开车的驾照、中学生开学的军训……等等,家长之间参差不齐,有的家长明礼,有文化有修养有方法;有的家长本身蛮横无理又宠溺孩子,这类家长很自然地看不惯任何教师的管理,有点机会就会耍横威胁。所以,调动社会、学校等等的有效资源,多方位有系统地对家长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不只是培训,如果扰乱教师正常的教学、生活,应以扰乱秩序处以相应的处罚。
第三,有能力有担当的校长最可贵。一个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公立学校的校长,更不好当,肩上的责任更大。一方面,上级有要求,还有社会势力大的有条件,另一方面,还得调动团结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要想出好成绩,首先是一线教师的奉献付出。校长有担当有魄力,是校风的关键。只有愿意保护,并且有能力保护好教师的校长,才能保护好学生,学校才会发展的好。
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教师要适应社会的要求,潜心研究教育方法,有的放矢,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公立学校的教师,薪水微薄,地位平庸,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如果有社会、家长的理解尊重、学校的支持,会理性看待“惩戒权”,慎用“惩戒权”。毕竟,师生和谐共处,是“双赢”策略,也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绿色通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