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犍陀罗雕刻中的希腊艺术,比如表现希腊神话故事的宴饮娱乐主题、爱情神话故事主题,以及像赫拉克勒斯这样的英雄人物故事等。
除此之外,犍陀罗艺术还受到强烈的印度文化的影响,尤其表现在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犍陀罗雕刻艺术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对佛教故事的刻画,具体可以表现为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
这里将分成多篇详细介绍佛本生故事雕刻。
“本生”一词源自巴利文Jataka,意为佛陀前生的故事。汉文佛经将之音译为阇多伽、阇陀,意译为本生、本起、本缘等等。目前对于印度佛教本生故事的数量,没有非常明确统计,一般认为大约有550个。1895年至1907年间,英国梵文学家E.B.科威尔(Edward Byles Cowell)根据巴利语文献翻译出版英译版六卷本《本生:佛陀前生的故事》(B.Subrahmanyam, Jataka in Buddhist Though and Art, Vol. 1, Delhi:Bharatiya Kara Prakashan, 2009.),书中总共收录了547个本生故事。
目前所知的佛本生故事中,佛的前生为人、神或者动物,但是其实在最早的佛教本生故事中,
佛陀的前生只是人或者神,未曾是鸟兽等动物,有关佛陀前生为动物的故事应该是后来才加上去的,缘于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间故事的内容所致。
最早的佛教本生故事雕刻发现于印度巴尔胡特大塔浮雕(公元前2世纪中叶)。此后一直到公元3世纪期间,在南印度、中印度和北印度的佛教圣地都广泛出现了本生故事的雕刻和绘画。
目前在印度次大陆发现的保存有佛教本生故事雕刻和绘画的遗址大约有20多个,包括巴尔胡特、秣菟罗、犍陀罗、桑奇、菩提伽耶、桑格尔、萨尔纳特、那烂陀、阿马拉瓦蒂、高里、昌达瓦兰、龙树丘、阿旃陀、奥兰迦巴等等。所展示的佛本生故事包括:须大拿太子本生、大道本生、大须陀须摩本生、尸毗王本生、顶生王本生、六牙象本生和鹿王本生等。
印度巴尔胡特大塔浮雕 公元前2世纪中叶犍陀罗地区的本生故事很显然受到印度佛教本生故事的影响,并有所发展,而且带有典型的犍陀罗艺术风格。故事主要以人物为主,时代最早的犍陀罗本生故事雕刻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内容包括:割肉贸鸽、鹿角仙人本生、以头施人、舍身饲虎、尸毗王本生、千生施眼、睒子本生、妙齿本生、素摩蛇本生、慈力王本生、燃灯本生、六牙象本生、精进力本生、弥兰本生、阿玛拉本生、女颜象本生、佛陀与公牛本生、大隧道本生等。
须大拏本生
须大拏本生故事讲述的是佛陀最后一次转生的故事,其原型可追溯到《往世书》中所记载的有关赫利谢金德尔和妲拉玛蒂(Taramati)的故事。汉译佛教经典中也多次出现须达拏太子的故事,如西秦沙门圣坚翻译的《须达拏太子经》。
这个故事是说,须达拏太子本来是尸毗国国王的儿子,因为出生于须达广场,所以取名为须达拏。须达拏太子一出生就广行布施,甚至将自己的妻子和一对儿女都施舍给了婆罗门。
目前在保存在各大博物馆的犍陀罗雕刻中都有须达拏太子的故事。其中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几件雕刻最为完整,分别刻画了须大拏太子赠白象给邻国,流放途中施舍财物、林中苦修和施舍儿女给婆罗门的故事,故事依照时间顺序进行讲述。这些故事内容都与巴利语《本生经》记载的相符。
须达拏施象
须大拏施象 大英博物馆藏白象檀延和须大拿是同一天出生,它能呼风唤雨,使国家雨水丰沛,国王视其为国宝,非常爱惜。有一年,邻国大旱,邻国国王得知太子须达拏非常乐于设施,于是请求将白象设施于他们,以缓解他们国家的旱灾。太子须大拿毫不犹豫地将白象送给了邻国,国王知道后勃然大怒,决定惩罚太子,将太子流放到檀特山去思过。
大英博物馆藏这件“须达拏施象”雕刻作品就讲述的是这个故事。图中须达拏亲手将装扮过的大象赠与前来求施的婆罗门。在须达拏和大象之间,还有一个半身头像,应该是天神手捧鲜花以歌颂须达拏的美德。
其实在文献经典中并没有天神献花的情节,推测应该是受到伊朗英雄史诗故事的影响,也是犍陀罗雕刻家的艺术创造。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