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孑逸
赶紧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后来的我,长是长大了,但并没有好。
这是电影《萧红》里面的一句台词。
戳中了无数人的内心。犹如一根长长的针,扎进喉咙。吞只不下,吐之不出。
所有的记忆,如放电影一般,慢慢展开。
不用刻意去惦记,却难以忘怀,这便是成长的印记。
那年,我第一次离开家,是在28岁。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离家不是为了求学就是为了兑现理想。
而我,不一样,就仅仅只是为了活着。为了养活妻儿。
离开家时,大女儿六岁,小女儿三岁。儿子十个月。
他们站在车站送我,一路目送很久。没有更多的语言去安慰他们,就仅仅对孩子说,“赶紧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内心就希望他们快点长大,可以上学,可以帮助家里做家务,妻子一个人在家就不会那么辛苦。
或许,这样的想法有一点近乎于揠苗助长,但这是作为父亲,每个人都会有的想法。
第一次去的远方,是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走进霓虹灯闪烁的大城市,心里充满惊奇与向往。那刻的自己,似乎是最幸福的人,能走进城市去看看那里的天空。
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地上做杂工,每天起早贪黑,但不觉得累。
因为人生有梦不觉累。
纵使后来没有实现这一个梦想,至少填补了我青春的空白。
无数次幻想,能把家人一起带进城,让他们能看到与乡村不一样的景物。
慢慢地,我才知道,出来混是需要“资本”的,要么实力,要么文凭。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在工地上用劳力去换取微薄的收入。无数次想跳槽,可无能为力。
找到村里的一个弟弟,想进入他们工厂的流水线,哪怕一天十二小时,我也愿意。
他问我为什么想去。其实,没有更多理由,就仅仅想换一份能让我不在夏季40度的温度下炙烤的工作罢了。
和他走进办公室面试的时候,我全身在发抖。我很知道,不是胆怯,而是身体在告诉自己,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我,是没有资格进入的。
果不其然,要初中及初中以上的文凭。
心灵再次受到摧残。更加明白,外面世界的狼性法则。
辗转于无数的街头,失眠于无数的床铺。三年的青春,就这样慢慢耗损掉。
在地下商场的出口处,偶遇童装打折,一百元3件。三个孩子一人一件,立马跑到邮局寄回家。
一个周以后,打电话回家。听到大女儿在电话里叫爸爸。
她说:“爸爸,你买的衣服很好看,我喜欢,你说让我赶紧长大,我才不想呢!不然你就不会给我买衣服了。”
沉默很久后,说,不急,孩子,慢慢长大。
站在路边的电话亭打电话,即使寒风凛冽。我的脸上却是滚烫的。
只有我知道,那是泪水的浸润。
放下电话后,坐在街道的石凳上,放声大哭。
经过三年的辗转,从未回过家,渐渐明白,快点长大不一定好,只有知识的武装才能让一个人更具长大的底气。
而立之年的我,尽管年龄已经成熟,但知识的薄弱却让我难以走出自卑的阴霾。
我长是长大了,就是没有好!
所以,希望我的孩子,慢慢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