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观察:
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往往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
在你占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占有你。
一个概念:
《断舍离》日本 山下英子著
“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断:少买(入口)
舍:多扔(出口)
离:不执迷于物欲。(各得其所的理想状态)
日常修炼:如何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修炼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
通过整理于改变自己的过程有三步:
一、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二、通过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三、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一个策略:
舍不得扔东西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一、执着过去的人 典型的“所有权依恋症”。
二、逃避现实的人 没心思整理房间,不愿面对自己。
三担忧未来的人 “迟早要用到”。
观察你身边占有时间、空间,注意力最大的10个物品,评估自己的心智模式。
我最常使用的是觉得要扔的东西,可以随便造。到重大的日子才穿好的,但实际上一年之中没几天觉得重大的,衣服买了放到旧了也没穿几次,自己身上还穿着旧衣服。所以,我在慢慢调整,把新衣服翻出来穿,旧衣服扔掉。
这个断舍离还可以用在思想上,以前的旧有的观念,你抱着它不肯放,这样很难接受新观念。所以要清零。就像以前看到的一杯水的故事,水满了,新的水加不进去了,要把旧水给倒掉,就是断舍离,再去接纳新的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