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管教的勇气

不管教的勇气

作者: 中号裁判_乐读1z1b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11:07 被阅读0次

    一、前言: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一个人实现自立则需要具备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而本书传授的教养方法将帮助父母促成孩子自立。

    1.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2.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
    3.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二、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1.批评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
    批评不是育儿的好方法。一来没有人喜欢批评,二来批评会带来负面影响。关于批评,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受到父母关注,是孩子的重要需求。当孩子规矩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以获得关注。
    ②有些孩子做错事,不是故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耐心解释。
    ③批评在当下见效快,并非真的有效,而是因为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这种顺从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消极,变得懦弱。

    2.避免孩子依赖表扬
    除了批评,作者认为表扬也不是育儿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可能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同时,也需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好言相向。
    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可以用“谢谢”。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很安静,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这样能让孩子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
    如果孩子能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疼的事了。

    3.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
    纪伯伦说,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
    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后果。一,它会破坏亲子关系。二,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孩子则无法成长。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因此,也阻碍了孩子成长。

    4.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父母厌烦孩子的,不是其要求的内容,而是诉求方式。但是,有些时候父母也不会好好表达,也会感情用事。
    所以,一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二来,对待孩子时,父母需要注意,体罚并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此外,作者说,批评即使没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

    三、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代替。
    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不知不觉中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考上一所好学校,就能实现人生的所有。但是,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学校而一帆风顺。大人们从不把这个真相告诉孩子。
    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如此,孩子在升学希望不大时,就会放弃学习。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2.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
    “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话说了吗?”有些父母会遇到这样的控诉。
    换位思考一下,开口只谈学习的父母是不是很烦人?!
    如果真的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到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
    ①批评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②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不只有竞争,还有朋友。切莫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知道考虑自己的人。
    ③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引导孩子乐于助人。具体地对孩子说“谢谢”“你帮了大忙”之类的话。贡献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3.不要因为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
    作者认为,即使是考生,也不能享受特权。一个劲学习的孩子,和痴迷于工作、被爱情占据头脑的一些大人一样,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如果父母说:“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孩子也许就会以学习为理由不去承担其他事。这可能导致孩子连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
    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会合作。一来人生的许多课题都需要合作。二是合作能让孩子有价值感。这样他们会更喜欢自己,更有自信。自信能促使孩子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学习。

    4.不要俯视孩子
    作者强调,没人能代替孩子学习。而学习的后果,都得由孩子自己负责。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
    ①孩子不怎么学习时,父母可以认真地问自己有没有能做的事。
    ②不对孩子的学习横加干涉。父母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时,和他们谈谈学习的事。如果孩子不愿意,那就暂时不谈。同时,告知孩子可以随时找自己商量。
    ③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和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存在差异,但作为人,两者是平等的。父母如果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就不会任意地批评他们。孩子也会更冷静地接受父母的建议。

    四、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1.不要认为自己不行
    成长的路上,孩子可能因为一次失败,或者学习失利,从而产生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这种想法会伴随人的一生。它让孩子无法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没价值。结果不仅使孩子在学习上没自信,也会影响他们解决其他的人生课题。
    有时候,孩子不愿投入课题,是不想面对结果。他们害怕付出行动却没有好结果,所以宁愿选择逃避。
    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赋予他们勇气,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

    2.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
    孩子成绩不好需要道歉吗?
    作者说,孩子学习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如果这次成绩不好,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
    此外,父母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形成错误观点,使孩子认为没有好成绩就会遭受冷落。同时,不要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不然,他们会更沮丧、更消极。
    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应该认真学习,但不必让自己的负担过于沉重。

    3.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生活中,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行为。他们聊起孩子,多数只提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行。但这并无益于孩子。
    作者说,孩子的缺点像黑暗,投以光明就会消失。其实,就是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比如,孩子的思维跳跃,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发散性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更有创造性。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尽管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父母要尝试着、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长处和行为中好的一面。

    4.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决定人生
    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学习不理想时,难免会消沉和产生疑问。这时,父母需要做到两点。
    ①接纳孩子的真实面。孩子也许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这和父母的理想会有差距。即使如此,父母也要去关注孩子的真实面,不要拿他们与理想中的孩子作比较。
    ②父母别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也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并产生抵触心理。这些状态,都将使他们无法冷静思考。

    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管教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yp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