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到四楼的楼梯角,她把刚下课还没来得及送回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和教案重重地搭在有些锈斑的白色的栏杆上,右手有些吃力地托着它们。我本想过去帮忙,但她的情绪猛地释放了出来。“班里为什么总是会有同学这样不听话,我这么做不都是为了你们好吗???”。她左手指着她的胸口,皱着眉,诉说她的委屈,眼角也泛红了。越说,声音越大,越说,语气更严厉。路过的同学都以为是我把老师气成这样,走热闹地旁观着。我很尴尬,不知所措,双脚仿佛铸在了地上,移动不了半步。我没有帮老老师接过教案,本想伸出的双手凝滞在了裤缝两边,我也没有出声安慰。我选择了倾听,在老师的诉苦中,我发现我们太不懂道理,太顽固了。
周步霞老师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她教了我三年,我做了她三年的课代表。
或许因为我们班学生课堂上太活跃的缘故吧,初一的时候周老师经常被我们气得情绪失控。不过周老师从来不会被我们气到说不出话,反而越气越能说。现在想想,还真是惭愧。
周老师是刚从带高三毕业班转到初中部的,自然口才很好,文学造诣也很深,被同事们称作“才女”。
当然,周老师一点不“谦虚”,她总是对“才女”这个称号很自信。
周老师爱笑。她私下见到同学都热情打招呼,嘴角微笑露出标志性的梨涡,直到上了高中,在学校偶遇到她的时候也是这样。
她的语文课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文学,接触的了真正的文学。让我们对世界文学有了基本的框架。她的课堂总体来说是严肃的,但她时不时会调侃一些。我记得她在介绍中国古代文人的时候,甚是严肃,同学们也喜欢听周老师讲这些,想听听中国古代文人是怎样行云流水独领时代风骚的,怎样借酒消愁的,怎样流觞赋诗的,怎样心怀壮志建功立业,又是怎样与世无争隐居山林的。很有趣。
依稀记得,周老师喜欢诗人李白和李清照,欣赏李白他的洒脱,他的无拘无束。喜欢李清照不仅有着小女子的多愁善感,也有着大丈夫的壮阔豪爽。
我觉得周老师的生活更像是李白。
她总是不拘小节的,她办公室的书桌总是堆的满满的,经常会因为找一样东西费上大半天。在许久翻找不到她的东西的时候,会课间跑到班上来问一句,有谁看到我的xx了吗,有丢在班上吗,熟悉周老师的同学都会说“老师,肯定在你桌上。”,然后班级里一片笑声。周老师也习惯的笑了笑,回办公室继续找去了。周老师一直改不掉这个毛病,几次同学们一起跑到办公室帮老师收拾好桌面结果没几天就又恢复原状了。
都说做大事不拘小节,我想,周老师或许真是这样的人吧。
太多回忆,会在长长的灯影摇曳处勾起怀恋。
太多往事,会在字里行间中潺潺留香。
网友评论